·网站首页 >> 子夜书案 >> 古代汉语知识 >> 古代汉语虚词〔四〕 第一节 助词·构词词缀
  

 

古代汉语虚词〔四〕
 
根据洪波著《古代汉语教程》整理编辑 仅供参考

 


三、构词词缀


  古代汉语中的词缀,比较容易识别的是那些在书面上用一个汉字来表示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词缀在书面上没有用一个汉字来表示,所以认识起来就比较困难。在书面上用一个汉字来表示的词缀通常认为是成音节的,其实也不一定,也有可能只是一个加在词根之上的辅音。至于在书面上没有用汉字来表示的那些词缀,肯定都是不成音节的。它们或者只是一个辅音,或者是通过词根声母的清浊变化来体现。目前对于古代汉语词缀的研究还很不深入,下面介绍一些有汉字表示的词缀。

  成音节的构词词缀包括两类:一类是黏附在词根之上的词缀,另一类是黏附在一个词或短语之上,将这个词或短语变成一个句法单位。

  黏附于词根之上的词缀比较常见的有“有”“畴”“不(丕)”“薄”“言”“然(焉)”“尔”“而”“斯”“若”“如”“乎”等,其中“有”“畴”“不(丕)”“薄”“言”是前缀,也有人管它们叫词头;“然(焉)”“尔”“而”“斯”“若”“如”“乎”等是后缀,也有人管它们叫词尾。此外“之”有时出现在人名的中间,是一个中缀。

  “有”通常加在邦国、部落等专有名词的词根之前。例如:

  (1)我不可不监于夏,亦不可不监于殷。(《尚书·召诰)
  (2)取彼谮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畀北。北不受,投畀昊。(《诗经·小雅·巷伯》)──【注】谮(zèn),说别人的坏话。畀(),给予。昊(hào),天。

  这种用法的“有”本是名词,是“域”“国”的意思。例如:“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国语·鲁语上》)这里的“有”即是“邦国”的意思。加在邦国名之前的“有”即是有这种意义的名词演变来的,所以“有夏”实际即“域夏”或“国夏”,“有北”即“域北”或“国北”,也就是“北方”或“北方的国”的意思。

  “畴”加在时间名词的词根之前。例如:

  (3)将战,华元杀羊食士,其御羊斟不与。及战,曰:“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与入郑师,故败。(《左传·宣公二年》)

  “不(丕)”主要见于《尚书》《诗经》,加在形容词词根之前。例如:

  (4)上帝宁,康禋祀。(《诗经·大雅·生民》──毛亨《传》:“不宁,宁也。”“不康,康也。”
  (5)有周显,帝命时。(《诗经·大雅·文王》)──【注】毛亨《传》:“不显,显也。”“不时,时也。”
  (6)徒御警,大庖盈。(《诗经·小雅·车攻》)──【注】毛亨《传》:“不警,警也。”“不盈,盈也。”

  “薄”只见于《诗经》,加在动词词根之前,可能是起代替施动者的作用。例如:

  (7)污我私,澣我衣。(《诗经·周南·葛覃》)──【注】私,平常穿的衣服。
  (8)赫赫南仲,伐西戎。(《诗经·小雅·出车》
  (9)思乐泮水,采其芹。(《诗经·鲁颂·泮水》)

  “言”也只见于《诗经》。《尔雅·释诂》:“言,我也。”所以这个词缀的功能是代替第一人称施动者。它与“薄”的差别在于“薄”不限于代替第一人称施动者。例如:

  (10)告师氏,归。《诗经·周南·葛覃》)──【注】毛亨《传》:“言,我也
  (11)翘翘错薪,刈其楚。之子于归,秣其马。(《诗经·周南·汉广》)
  (12)静思之,不能奋飞。(《诗经·邶风·柏舟》)

  “然(焉)”“尔”“而”“斯”“若”“如”“乎”都是状态形容词后缀,加在状态形容词词根之后,或者词根本身是动词性质的,加上这些词缀之后,就变成状态形容词。由这些词缀构成的状态形容词在句中一般作谓语或状语。例如:

  天油作云,沛下雨,则苗浡兴之矣。(《孟子·梁惠王上》)
  眷顾之,潸焉出涕。(《诗经·小雅·大东》)──【注】潸焉,潸然。流泪的样子。
  夫子莞而笑。(《论语·阳货》)──【注】莞尔,展颜微笑的样子。
  唐棣之华,偏其反。(《论语·子罕》)──【注】偏,通“翩”。反而,摇曳不定的样子。
  王赫怒,爰整其旅。(《诗经·大雅·皇矣》)──【注】赫斯,赫然。盛怒的样子。
  桑之未落,其叶沃。(《诗经·魏风·氓》)──【注】沃若,润泽的样子。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也。(《论语·乡党》)──【注】侃侃如,温和快乐的样子。
  周监于二代,郁郁文哉!(《论语·八佾》)──【注】郁郁乎,盛美的样子。

  加于人名中间的中缀“之”例如《左传》中有“宫之奇”“介之推”“文之无畏”“烛之武”“佚之孤”,《论语》里有“孟之反”,《孟子》里有“尹公之佗”“庾公之斯”等。杜预《左传》注即指出“介之推”的“之”为“语助”。刘宝楠《论语正义》于“孟之反”下注曰:“古人多用‘之'为语助,若舟之侨、宫之奇、介之推、公罔之裘、庾公之斯、尹公之佗与此‘孟之反'皆是。”中缀“之”有时也音变为“施”。《孟子·梁惠王上》有“孟施舍”,赵岐《孟子章句》曰:“孟,姓;舍,名;施,发音也。”

  黏附在词或短语之上的词缀有“者”“攸”“所”三个,一般把它们看作一个独立的词。我们认为,它们的功能是将一个词或短语变成一个句法单位,与现代汉语后缀“的”的功能相同,所以本书把它们看作词缀。在这三个词缀当中,“者”是后缀,“攸”和“所”是前缀。“攸”和“所”的功能相同,是时间上前后相承的两个词缀,“攸”在《尚书》《诗经》中比较常见,春秋以后的文献就比较罕见了。“所”字始见于《尚书·盘更》,春秋以后的文献中常见。

  “者”的功能有两种,其一是加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后,构成的“者”字结构其性质仍然是名词,语义指称也没有改变,所以这种用法的“者”是自指性后缀。例如:

  (13)有颜回好学,不幸短命死矣。(《论语·先进》)
  (14)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斯可矣。(《论语·述而》)
  (15)昔子贡问于孔子。(《孟子·公孙丑上》)

  其二是加在动词、形容词等非名词性的词或短语之后,构成的“者”字结构变成一个名词性结构,具有了指称功能,指称动词的施动者或形容词所表述的主体。这种用法的“者”是转指性后缀,一般翻译成“……的人(事物)”。例如:

  (16)吾未见好德如好色也。(《论语·子罕》)按:“好德如好色者”意思是“好德如好色的人”
  (17)智千虑必有一失,愚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注】智者,有智慧的人。愚者,愚蠢的人。
  (18)往不可谏,来犹可追。(《论语·微子》)──【注】往者,过去的事情。来者,将来的事情。
  (19)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孙子兵法·谋攻》)──【注】善之善者,好的当中更好的。

  这种“者”字结构不仅可以用来指称人或者事物,也可以用来指称原因,可以翻译成“……的原因”。例如:

  (20)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徒以吾两人在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1)攻而必取,攻其所不守也。(《孙子兵法·虚实》)

  “攸”和“所”通常加在动词或动词性短语之前,构成的“攸”字结构或“所”字结构变成一个名词性结构,这个结构具有指称功能,指称的对象一般是动词或动词性短语的受事者,一般翻译成“……的人(事物)”。例如:

  (22)尔不从誓言,予则孥戮汝,罔有赦。(《尚书·汤誓》)──【注】孥(nú),同“奴”。攸赦,所赦,赦免的人。
  (23)岂弟君子,福禄降。(《诗经·大雅·旱麓》)──【注】岂弟,通“恺悌”。攸降,降赐的人。
  (24)富与贵,是人之欲也。(《论语·里仁》)──【注】所欲,想要的东西。
  (25)夺其所憎而与其爱。(《战国策·赵策四》)──【注】所憎,不喜欢的人。所爱,喜欢的人。

  有时“攸”字结构和“所”字结构指称的对象也可以是其他成分,不过比较少见。例如:

  (26)盘庚既迁,奠厥居。(《尚书·盘庚下》)──【注】奠,安定。攸居,居住的地方。
  (27)夙兴夜寐,无忝尔生。(《诗经·小雅·小宛》)──【注】忝,辱。所生,这里不是指生养的孩子,而是指生养(自己)的父母。

  “所”字结构指称的对象有时也可以直接出现在“所”字结构的后边,构成“所+动词+之+名词”式偏正结构。例如:

  (28)仲子居之室,伯夷之筑与?抑亦盗蹠之筑与?食之粟,伯夷之树与?抑亦盗蹠之树与?(《孟子·滕文公下》)

  “所”不仅可以与动词构成“所”字结构,也可以与介词构成“所”字结构,“所+介词”结构指称介词宾语所表达的事物。例如:

  (29)是吾剑之从坠。(《吕氏春秋·察今》)
  (30)吾知子之以距我,吾不言。(《墨子·公输》)──【注】距,通“拒”。所以,凭藉(使用)的方法。
  (31)上君与居,皆其畏也;中君与居,皆其爱也;下君与居,皆其侮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所”字结构中的动词一般后边不再出现宾语,但也有例外。例如:

  (32)其北陵,文王之避风雨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注】所避风雨,避风雨的地方。
  (33)诺,恣君之使之。(《战国策·赵策四》)按:这句话的意思是:好吧,任凭您怎么安排他吧。
 


〔共8頁〕 1 2 3 4 5 6 7 8 上一頁 下一頁

 
 
  

子夜星网站
Personal Website.  Created by Midnight Star .Copy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