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 诸子百家 >> 墨子(译注)·卷十 经说(下) 第四十三

·中华典籍·


墨子

·卷十·
  

〔战国〕墨翟·撰
〔现代〕熊公哲·译注

 

墨子凡十五卷存五十三篇 子夜星网站整理编校
  

  

〔共15卷存53篇〕上一頁 下一頁

 
 
经说<1>(下) 第四十三


  止,彼以此其然也,说是其然也;我以此其不然也,疑是其然也。此然是必然,则俱。

  谓四足兽,与生鸟与,物尽与,大小也。

  为麋同名,俱斗,不俱二,二与斗也。包、肝、肺、子,爱也。橘(楙)茅(茆),食与招也。白马多白,视马不多视,白与视也。为丽不必丽,不必丽与暴也。为非以〔人〕是不为非,若为夫勇不为夫,为屦以买〔衣〕不为屦,夫与屦也。

  二与一亡,不与一在,偏去之。

  有文(之)实也,而后谓之;无文(之)实也,则无谓也。〔不〕若敷与美,谓是,则是固美也,谓他(也),则是非美,无谓则报(执)也。

  见不见不离,一二不相盈,广脩,坚白。

  举不重,不与〔举〕箴,非力之任也。为握者之觭倍,非智之任也。若耳目异。

  木与夜孰长,智与粟孰多,爵、亲、行、贾,四者孰贵?麋与霍孰高?麋与霍孰霍?蚓与瑟孰瑟?

  偏,俱一无变。

  假,假必非也而后假。狗假霍也,犹氏霍也。

  物,或伤之,然也。见之,智也。告之,使智也。

  疑逢,为务则士,为牛庐者夏寒,逢也。举之则轻,废之则重,若石羽,非有力也。柿从削,非巧也,循也。斗者之敝也以饮酒,若以日中,是不可智也,愚也。智与?以已为然也与?愚也。

  俱,俱一,若牛马四足。惟是,当牛马。数牛,数马,则牛马二;数牛马,则牛马一。若数指,指五而五一。

  长宇,徙而有处,宇。宇,南北在旦有(又)在莫(暮),宇徙久。

  不坚白,……。

  无坚得白,必相盈也。

  在尧善治,自今在诸古也。自古在之今,则尧不能治也。

  景,光至景亡,若在,尽古息。

  景,二光夹一光,一光者景也。

  景,光之人(入)煦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足敝下光,故成景于上;首敝上光,故成景于下。在远近有端与于光,故景库内也。

  景,日之光反烛人,则景在日与人之间。

  景,木柂,景短大。木正,景长小。光小于木,则景大于木,非独小也。

  远近临正鉴,景多寡,貌能(態)、白黑,远近、柂正,异于光鉴。景当俱就,去亦当俱。俱用北(此)。鉴者之臭,于鉴无所不鉴。景之臭无数,而必过正。故同处,其体俱,然鉴分。

  鉴中之内,鉴者近中,则所鉴大,景亦大。远中,则所鉴小,景亦小,而必正。起于中,缘正而长其直也。中之外,鉴者近中,则所鉴大,景亦大;远中,则所鉴小,景亦小。而必易,合于中而长其直也。

  鉴,鉴者近,则所鉴大,景亦大;其远,所鉴小,景亦小,而必正。景过正故招。

  负,衡木,加重焉,而不挠,极胜重也。右校交绳,无加焉而挠,极不胜重也。衡,加重于其一旁,必捶(垂)。权重相若也相衡,则本短标长。两加焉,重相若,则标必下,标得权也。

  挈,有力也,引,无力也,不正,所挈之止(正)于施(扡)也。绳制挈之也,若以锥刺之。挈,长重者下,短轻者上,上者愈得,下者愈亡。绳直权重相若,则正(止)矣。收,上者愈丧,下者愈得,上者权重尽,则遂挈。

  两轮高,两轮为輲,车梯也。重其前,弦其前。载弦其前,载弦其轱,而县重于其前。是梯,挈且挈则行。凡重,上弗挈,下弗收,旁弗劫,则下直。扡,或害之也。

  流,梯者不得流(下),直也。今也废石于平地,重不下,无旁也。若夫绳之引轱(桄)也,是犹自舟中引横也。倚、倍、拒、掔,邪倚焉则不正。

  谁(柱),并石絫石耳。夹寝者法也。方石去地尺,关石于其下,县丝于其上,使适至方石,不下,柱也。胶丝去石,挈也。丝绝,引也。未变而名易,收也。

  买,刀糴相为贾。刀轻则糴不贵,刀重则糴不易。王刀无变,糴有变,岁变糴则岁变刀。若鬻子。

  贾尽也者,尽去其所以不讐也。其所以不讐去,则讐。正贾也宜不宜,正欲不欲。若败邦鬻室嫁子无子。

  在军不必其死生,闻战亦不必其生。前也不懼,今也懼。

  或,知是之非此也,有知是之不在此也,然而谓此南北,过而以已为然。始也谓此南方,故今也谓此南方。

  智论之,非智无以也。

  谓,所谓,非同也,则异也。同则或谓之狗,其或谓之犬也。异则或谓之牛,其或谓之马也。俱无胜,是不辩也。辩也者,或谓之是,或谓之非,当者胜也。

  无让者酒,未让,始(殆)也,不可让也。若(故)殆于城门与于臧也。

  于石一也,坚白二也,而在石。故有智焉,有不智焉,可。

  有指,子智是,有智是吾所先举,重。则子智是,而不智吾所无举也。是一。谓有智焉有不智焉可。若智之,则当指之智告我,则我智之。兼指之,以二也。衡指之,参直之也。若曰必独指吾所举,毋举吾所不举,则者固不能独指。所欲相(指)不传,意若未校。且其所智是也,所不智是也,则是智、是之不智也,恶得为一?谓而有智焉,有不智焉。

  所,春也,其埶固不可指也。逃臣不智其处,狗犬不智其名也。遗者,巧弗能两(网)也。

  智,智狗,重,智犬,则过;不重则不过。

  通,问者曰:“子知羇乎?”应之曰:“羇何谓也?”彼曰“羇施”,则智之。若不问羇何谓,径应以弗智,则过。且应必应,问之时若应,长应有深浅、大小,不中;在兵人长所。

  室堂,所存也;其子,存者也。据在者而问室堂,恶可存也?主室堂而问存者,孰存也?是一主存者以问所存,一主所存以问存者。

  五合,木生火,火离然。火铄金,火多也。金靡炭,金多也。金之腐木,木罹火(木)。若识麋与鱼之数,惟所利,无欲恶。

  伤生损寿,说以少连,是谁爱也?尝多粟,或者欲不有能伤也。若酒之于人也。且智人利人,爱也,则唯智,弗治也。

  损饱者去余,适足不害。能害饱,若伤糜之无脾也。且有损而后智益者,若疟病之人于疟也。

  智以目见,而目以火见,而火不见。惟以五路智,久不当。以目见,若以火见。

  火,谓火热也,非以火之热,我有若视曰智。

  杂所智与所不智而问之,则必曰:“是所智也,是所不智也。”取去俱能之,是两智之也。

  无,若无焉,则有之而后无。无天陷,则无之而无。

  擢疑,无谓也。臧也今死,而春也得之又死也可。且,犹是也。

  且然,必然。且已,必已。且用工而后已者,必用工而后已。

  均,发均县,轻重而发绝,不均也。均,其绝也莫绝。

  尧,或以名视人,或以实视人。举友富商也,是以名视人也。指霍是臛也,是以实视人也。尧之义也,是声也于今,所义之实处于古。(若殆于城门与于臧也。)

  狗,狗犬也,谓之杀犬,可,若两髀。

  使,令使也。我(義)使我(義),我(義)不使亦使,我(義)。殿戈亦使,殿(殷)不美(義)亦使。

  荆沈,荆之贝(有)也。则沈浅非荆浅也。若易五之一。

  以楹之抟也,见之,其于意也不易,先智意相也。若楹轻于萩,其于意也洋然。

  段、椎、锥俱事于履,可用也。成绘屦过椎,与成椎过绘屦同,过仵也。

  一,五有一焉,一有五焉,十,二五焉。

  非,斫半,进前取也。前,则中无为半,犹端也。前后取,则端中也。斫必半,毋与非半,不可斫也。

  可无也,已给,则当给不可无也。

  正丸,无所处而不中县,抟也。

  伛宇不可偏举,宇也。进行者先敷近,后敷远。

  行,行者必先近而后远。远近脩也,先后久也。民行脩必以久也。久有穷无穷。

  一方尽类,俱有法而异,或木或石,不害其方之相合也。尽类犹方也,物俱然。

  牛狂,与马惟异;以牛有齿,马有尾,说牛之非马也,不可。是俱有,不偏有,偏无有。曰牛之与马不类,用牛有角马无角,是类不同也。若不举牛有角马无角,以是为类之不同也,是狂举也。犹牛有齿,马有尾。或不非牛而非牛也,则或非牛而牛也,可。故曰“牛马非牛也”,未可,“牛马牛也”,未可。则或可或不可,而曰“牛马牛也未可”亦不可。且牛不二,马不二,而牛马二。则牛不非牛,马不非马,而牛马非牛非马,无难。

  彼,正名者彼此。彼此可:彼彼止于彼,此此止于此。彼此不可,彼且此也。彼此亦可,彼此止于彼此,若是而彼此也,则彼亦且此此也。

  唱无遇(過),无所用(周),若稗。和无遇(過),使也,不得已。唱而不和,是不学也。智少而不学,必寡。和而不唱,是不教也。智而不教,功适息。使人夺人衣,罪或轻或重;使人予人酒,义或厚或薄。

  闻在外者,所不知也。或曰“在室者之色若是其色”。是所不智若所智也。犹白若黑也,谁胜?是若其色也。若白者必白。今也智其色之若白也,故智其白也。

  夫名以所明正所不智,不以所不智疑所明,若以尺度所不智长。外,亲智也;室中,说智也。

  以誖,不可也。之人之言可,是不誖,则是有可也。之人之言不可,以当,必不审。

  惟,谓是霍,可,而犹之非夫霍也,谓彼是是也。不可谓者,毋惟乎其谓。彼犹惟乎其谓,则吾谓不行。彼若不惟其谓,则不行也。

  无南者,有穷则可尽,无穷则不可尽。有穷无穷未可智,则可尽不可尽未可智。人之盈之否未可智,而人之可尽不可尽亦未可智。而必人之可尽爱也,誖。人若不盈先(无)穷,则人有穷也。尽有穷无难。盈无穷,则无穷尽也,尽无穷无难。

  不,不智其数,恶智爱民之尽文(之)也?或者遗乎其问也?尽问人,则尽爱其所问,若不智其数而智爱之,尽文也,无难。

  仁,仁爱也。义,利也。爱利,此也。所爱所利,彼也。爱利不相为内外,所爱利亦不相为外内。其为仁内也,义外也,举爱与所利也,是狂举也。若左目出右目入。

  学也,以为不知学之无益也,故告之也,是。使智学之无益也,是教也,以学为无益也教,誖。

  论诽,诽之可不可,以理之可诽,虽多诽,其诽是也;其理不可非,虽少诽,非也。今也谓多诽者不可,是犹以长论短。

  非诽,非己之诽也。不非诽,非可非也。不可非也,是不非诽也。

  物,甚长甚短,莫长于是,莫短于是,是之是也,非是也者,莫甚于是。

  取高下以善不善为度,不若山泽。处下善于处上,下所请上也。

  不是,是则是,且是焉。今是文(之)于是,而不〔之〕于是,故是不(否)文(之)。是不文(之),则是而不文(之)焉。今是不(否)文(之)于是,而〔是〕文(之)于是,故是与不是文(之)同说也。

  【本站编者注】
  〔 〕号内为或遗漏字,( )号内为或形误通假字。此卷十之“经”,或为授学纪要。
  以下所附《墨子间诂》中,有些冷僻字无法录入时均采用图片字,若复制成文本文件则无法显示。


附《墨子间诂》《经·下》 第四十三


   此篇以《经·下》校之,文有阙佚,毕注疏缪殊甚,与经尤多不相应,今并依张氏,别为攷正。毕本句读亦多舛误,今不悉论。篇中论景鉴及升重转重诸法,与今泰西光重学说略同,揅涉未深,以俟达者。

   止,句。彼以此其然也,说是其然也;我以此其不然也,疑是其然也。张云:“彼以为然而说之,是一然也;我以为不然而疑之,是又一然也,不可止也,故宜以类。”案:张说未塙。《左传》哀公十二年,杜注云“止,执也”。谓彼此然不,各执一辞,即经所谓行也。依张、杨说,此释《经·下》“止类以行人,说在同”。“人”即“之”之讹。

  
谓四足兽,《尔雅·释鸟》云“四足而毛谓之兽”。此谓兽为四足毛物之大名。与生鸟与,毕、张并读“与生鸟”句,义不可通。疑当作“与牛马异”,下三字并形误。此谓牛马为四足兽之种别,下云若牛马四足。物尽与,句。大小也。“与”,亦当作“异”。《庄子·天下》篇“惠施曰: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此云物尽异,即谓万物毕异也。盖物为总名,大也,兽为四足动物之专名,小也。犹《荀子·正名》篇以万物为大共名,鸟兽为大别名是也。然牛马复为兽类之种别,是又兽为四足之大名,牛马为四足之小名。明大小无定,随所言而物尽异也。此与《经·下》文“物尽同名”亦正相对。毕读“物尽”句,张云“与”疑衍,或三“与”字并音“余”,皆非是。此释《经·下》“驷异说,推类之难,说在之大小”。经“驷异说”当作“四足牛马异说”。“在”下盖脱“名”字。此然是必然,则俱。谓同物同名,即庄子所谓小同。《经·上》云“同,异而俱于之一也”。

  
为麋同名,“为”疑当为“如”,艸书相似而误。“麋”,旧本误“糜”,今据道藏本、吴钞本正。谓若是麋,则其名尽同。又疑“为”当为“马”,马麋同为四足兽也。亦足备一义。此释《经·下》“物尽同名”。张、杨读“则俱为糜”句。张云“糜,靡同”,杨云“谓糜烂也”,并非。俱斗,顾读句。不俱二,张云:“有二人然后斗,然可云俱斗,不可云俱二。”二与斗也。“二”,旧本误“三”,顾改为“二”,云“‘三’字误”。案:顾校是也,张校同,今据正。以下并广推物同名之说。《经说·上》云“俱处于室,合同也”。言二人相合斯谓之俱,若俱斗,虽是二人,然是不相合之俱,故云不俱二,与下文云“俱一”义略同。此释《经·下》“二与斗”。包、疑当作“色”。肝、句。肺、句。子,句。爱也。张云:“四者俱人所爱,而所以爱者异。”橘茅,吴钞本作“茆”。食与招也。张云:“茅亦可食,而巫以茅招神,不与橘同食。周礼司巫云‘旁招以茅’。”案:张说亦通,但此文与同名不相应。窃疑此“橘”当为“楙”,《尔雅·释木》云“楙,木瓜”。《毛诗·卫风·木瓜》,《传》云“木瓜,楙木也,可食之木”。《说文》“楙”从林矛声,与“橘”上半形相近,声类与“茅”同。此谓二字同音,而一以食,一以招,同音①异实也。“招”,道藏本作“抬”,误。毕云:“已上释《经·下》‘爱,食与招’。”白马多白,句。视马不多视,视马,盖言马之善视者。此谓白马、视马,语意异而辞例同。张云:“视马即盼马。小取篇云‘之马之目盼,则为之马盼’。”案:张说非是,详小取篇。白与视也。毕云:“已上释《经·下》‘白与视’。”为丽不必丽,不必丽与暴也。此文难通。“丽与暴也”上,疑衍“不必”二字。张云:“暴,恶也。为丽者不必丽也,虽不必丽,然非暴也。”案:张读下“为非”二字属此,非是,其说亦恐未塙。杨云:“《公孙龙子·通变论》‘黄其马也,其与类乎。碧其鸡也,其与暴乎!暴则君臣争而两明也。两明者,昏不明,非正举也。非正举者,名实无当,骊色章焉’。”案:杨据《公孙龙书证此“与暴”之义,亦未知当否。若然“丽”亦或即“骊”之讹文,但彼书与类与暴,义并难通,而此上下文并以某与某相对为文,则与彼书又似不相应。疑未能明,姑从盖阙。为非以人,是不为非,若为夫勇不为夫,为屦以买衣为屦,吴钞本首“屦”字上无“为”字,误。此疑当作“若为夫以勇不为夫,为屦以买不为屦”,盖为非以人是不为非者,凡已为非理之事为非,议人所为之非亦为非,今斥人之非,则非其自为非。《经·下》云“非诽者誖”,即此非字之义。若为夫以勇不为夫者,上夫为勇夫之夫,下夫为夫妇之夫。言以勇偁夫,则非为夫妇之夫。为屦以买不为屦者,言为屦而买之于人,则非其所自为也。此并论异意同辞,三句文例略同,可以互校。今本“为夫”下脱一“以”字,不为屦“不”又讹“衣”,遂不可通。杨云:“《韩非子·诡使》篇‘而轻刑法,不避刑戮死亡之罪者,世谓之勇夫’。”张云:“‘勇’当为‘男’,若名为夫,则凡男子不得为夫。”案:张说非是。夫与屦也。毕云:“已上释《经·下》‘丽与,夫与履’。履同屦。”诒让案:经“丽与”下,疑脱“暴”字。

  
二与一亡,句。不与一在,此言分一体为二,一既化二,即为无一。《公孙龙子·通变》篇云“曰二有一乎?曰二无一”,即此义。偏去下疑脱“之”字。言分一体为二偏,则可去其一偏也。此释《经·下》“一偏弃之”。未。此字疑衍,似即上句“之”字之讹,或云当属上句,云偏去未,谓或去、或未去也。《经说·上》云“难宿,成未也”,亦通。

  
有文实也,张云:“文实犹名实。”案:张说是也。《经说·上》云“举,告以文名,举彼实也”,是其证。或谓“文”并当为“之”,之,犹此也,亦通。而后谓之;句。无文实也,则无谓也。谓有名实始有所谓,无名实则无所谓。《大恉》与《公孙龙子·名实》篇所论略同。不若敷与美,张读“不若敷与”句,云:“敷与,氾与也。经所谓因。”案:张说亦难通,“不”字疑衍。“敷与美”,疑当作“假与义”。《经·下》云“使,殷、美”,亦似当作“使假义”也。汉《衡方碑》“假”作“”,魏《高湛碑》“假”作“”,与“敷”“殷”并相似。此言有名实可谓,则与类相比附,是谓之义。无名实可谓,则当假借他物以谓之,是谓之假,即后文“假必非也”之义。谓是,句。则是固美也,“美”,疑亦“义”之误。谓也,疑当读为“他”。则是非美,疑亦当作“义”,非义即所谓假也。无谓则报也。“报”与美文相偶,疑即上文之“敷”,亦当为“假”之讹。或云报与反义同。《经·下》云“唯吾谓非名也,则不可,说在仮”,是也。又疑“报”或当作“执”,言我无谓,则彼将坚执其说。《经说·上》云“台执”,又云“执服难成”,三说并通,未知孰是。此释《经·下》“谓而固是也,说在因”。

  
见不见离,一二不相盈,广修坚白。“修”,旧本讹“循”,今据俞校正。此言若坚白在石,见白不见坚,见坚不见白。白一也,坚二也,二者离则不能相盈。相盈犹相圅含也。若离者合之,则无不相盈。如广修本为二,而从衡相圅则为一。坚白亦为二,而色性相含则为一。此皆二而一者也。此释《经·下》“不可偏去而二,说在见与俱、一与二、广与循”。“循”即“修”之讹。《公孙龙子·坚白》篇云:“坚白石三,可乎?曰:不可。曰:二,可乎?曰:可。曰:何哉?曰:无坚得白,其举也二;无白得坚,其举也二。曰:得其所白,不可谓无白;得其所坚,不可谓无坚。而之石也,之于然也,非三也?曰视不得其所坚而得其所白者,无坚也,拊不得其所白而得其所坚者,无白也。曰:天下无白,不可以视石;天下无坚,不可以谓石。坚、白不相外,藏三可乎?曰:有自藏也,非藏而藏也。曰:其白也,其坚也,而石必得以相盈,其自藏柰何?曰:得其白,得其坚,见与不见离。一一不相盈,故离。离也者,藏也。曰:石之白,石之坚,见与不见,二与三,若广修而相盈也。其非举乎?曰循石,非彼无石,非石无所取乎白石。不相离者,固乎然,其无已!曰:于石,一也;坚白,二也,而在于石。故有知焉,有不知焉;有见焉,有不见焉。故知与不知相与离,见与不见相与藏。藏故,孰谓之不离?”即此书之义。

  
举不重,言无重不举。不与箴,毕云:“疑当云‘不举箴’。”诒让案:“箴”即“针”之假字。《一切经音义》引《字诂》云“针,又针、箴二形,今作针”。《说文·金部》云“针,所以缝也”。非力之任也。言箴之举与不举,于力无与,即下文“举之则轻,废之则重,非有力也”之义。为握者之倍,非智之任也。俞云:“字书无‘’字,疑‘’字之误。玉篇角部‘,女卓切,握也’。”案:俞说非是。“”当为“觭”,形近而误,其读当为奇。《周礼·大卜》杜子春注云“觭,读为奇偶之奇”,《说文·角部》云“觭,角一俛一仰也”,《庄子·天下》篇云“觭偶不仵”,《经·上》云“倍为二也”,觭倍者,觭为一,倍为二,与觭偶义同。或云“倍”即“偶”之讹,亦通。此言握物,而使人射其奇偶之数,虽或亿中,不足以为智,故云“非智之任也”。若耳目异。谓视听殊用,各有所不能。依张说,此释《经·下》“不能而不害,说在害”。

  
木与夜孰长,张云:“木长非夜长。”智与粟孰多,张云:“智多非粟多。”爵、谓贵爵。亲、贵其所亲者。行、德行之贵。贾,贾直之贵。四者孰贵?吴钞本脱此字,非。张云:“各贵其贵也。”麋与霍孰高?“霍”,吴钞本作“藿”,此字篇中四见,此与麋同举,下文又与狗同举,则必为兽名。以字形校之,疑当作“虎”。俗书“虎”“霍”二字,上半形相近。旗帜篇“虎旗”讹作“雩旗”,可以互证。《史记·楚世家》:“西周武公曰:若使泽中之麋,蒙虎之皮,人之攻之,必万于虎矣”。张云:“‘霍’疑当为‘隺’,麋,兽之高者;隺,鸟之高者。”案:张说亦通。麋与霍孰霍?此句疑涉上文衍。与瑟孰瑟?张云:“盖虫名,瑟、虱同。言麋不可以为隺,不可以为瑟,各异类。”案:张说未塙。即蚓之异文。第一“瑟”字疑当作“蚕”,并详《经说·上》篇。第二“瑟”字疑当为“长”,涉上讹文而又讹。或谓此当作“蛇与龟孰长”?《庄子·天下》篇云“龟长于蛇”,于义得通。但《经说·上》云“免瑟”,又云“免”,以文义校之,“免”当为“它”,则“”不得又为“蛇”字。或说不可通于彼也。此皆言轻重、多少、长短、贵贱之迥异者,不足相比。依张说,此释《经·下》“异类不吡,说在量”。吡、仳同。

  
偏,句。俱一无变。偏者一之分,分之则偏,合之则一,所谓俱一也。然分合虽不同,而一全体,二半体,无增减,故云无变,即《经》云无加少也。张云:“俱一,各有其一也。无变,故也。”案:张未憭俱一之义,说详后。依张说,此释《经·下》“偏去莫加少,说在故”。

  
假,吴钞本此字不重。假必非也而后假。《说文·人部》云:“假非真也”。小取篇云:“假者,今不然也。”狗假霍也,犹氏霍也。“霍”亦并当为“虎”。张云疑亦“隺”字,非是。此言狗假虎名,犹以虎为氏也。古名禽兽草木,亦通谓之氏。《大戴礼记·劝学》篇云“兰氏之根,怀氏之苞”是也。依张说,此释《经·下》“假必誖,说在不然”。

  
物或伤之,句。然也。即经云“物之所以然”也。见之,句。智也。即经云“所以知之”也。张云“智读为知。”告之,句。使智也。即《经》云“所以使人知之”也。“告”,旧本讹“吉”。王引之云:“‘吉’当为‘告’。智与知同,欲使知之,故告之也。下文曰‘告我则我智之’。”案:王校是也,张校同,今据正。物或伤之,即经所谓病也。见之则知其病,告之则使人知其病。依张说,此释《经·下》“物之所以然,与所以知之,与所以使人知之,不必同,说在病”。

  
疑逢,此述《经》,与下为目。毕云:“旧作‘蓬’,下同,以意改。”为务则士,此语难通。以意求之,疑务当读为鍪。《荀子·哀公》篇“务而拘领”,《淮南子·氾论训》,“务”作“鍪”,是其例。《说文·部》云“,土鍪也”,金部云“鍪,鍑属也”。《礼记·内则》,孔疏引《隐义》云“堥,土釜也。”鍪、堥字通。“士”当为“土”,形近而讹。《史记·殷本纪》“相土”,《周礼》校人注引世本作“相士”。言土壤至贱,而为鍪者或用土为之。明物无贵贱,逢所便利也。为牛庐者夏寒,《说文·广部》云“庐,寄也。秋冬去,春夏居”。此牛庐盖以养牛,若马之庌。周礼圉师“夏庌马”,郑注云“庌,庑也。庑所以庇马凉。”吴子治兵篇云“夏则凉庑”,盖牧马牛者并有之。凡为庐者欲其暖,而庌则取其夏寒,此即经逢字之义。逢也。举之则轻,废之则重,非有力也。公羊宣八年传云“去其有声者,废其无声者”,何注云“废置也”。此与前举箴之喻同。沛从削,非巧也。张云:“‘沛’当作‘’,木之见削而下者。”案:张校是也。《说文·木部》云“,削木札朴也”,隶变作“柿”。言木柿从所削,不足为巧也。若石羽,此未详其说。《庄子·天下》篇云“若羽之旋,若磨石之隧”,此或与彼同,盖亦循从自然之义。循也。“循”,旧本讹“楯”,今依《经·下》改。《说文·彳部》云“循,行顺”,此亦当诂为顺,与柿从削之从义同。斗者之敝也以饮酒,若以日中,日中谓市也。《易·系辞》云“日中为市”,市以日中时为最盛,即《周礼·司市》所谓“大市日吴而市”,故因谓市为日中,犹嫁娶之礼用昏,因谓之昏也。古市朝,或谓之日中之朝。晏子《春秋外篇》云“刑死之罪,日中之朝,君过之则赦”,即司市之国君过市,则刑人赦,是其证也。凡饮酒及市,皆易启争斗,故下云不可知也。是不可智也。智、知通,下同。愚也。依经当作“遇也”,“愚”,“遇”声之误。智与?句。以已为然也与?句。愚也。依《经》当作“过也”,盖“过”涉上文而讹为“遇”,又讹为“愚”。下文云“过而以已为然”,可证。过,谓已过之事。言或固知之,抑或本不知,而以已然之事推之。此释《经·下》“疑,说在逢,循遇过”。张以“举之则轻”以下至此,为释经“合,与一,或复否,说在拒”,非是。

  
俱,句。俱一,《经·上》云“同,异而俱于之一也”。又《经说·上》云“俱处于室,合同也”。言合者则为一。若牛马四足。牛马者,散名而兼言之也。四足者,大名而通言之也。兼与通言皆为一。上文云“谓四足兽,与牛马异”,即其义。张云“牛马四足,足各一也”,非是。惟是,句。当牛马。“惟”,经同,亦当作“唯”。谢希深《公孙龙子》注云“唯,应辞也”。案:唯是,言应者则为是,或牛或马,名实相符,则此呼而彼应,是名当其物也。《经说·上》云“当牛非马”,又云“当马非马”。《公孙龙子·名实》篇亦有唯当之论,与此义同,详后。数牛,数马,句。则牛马二;句。数牛马,句。则牛马一。俞云:“数牛,数马,则牛马二,谓分牛、马而数之也。数牛马,则牛马一,谓合牛马而数之也。毕读‘惟是当牛马数’为句,失之。”若数指,句。指五而五一。张云:“指有五,五而俱为指,五还为一。”案:张说非是。此言合数之为五指,分数之则为一。指者五也。亦俱一与牛马二一之义。依张说此释《经·下》“物一体也,说在俱一惟是”。

  
长宇,此述《经》文,毕读“长”属上句,非。徙而有处,宇。《庄子·庚桑楚》篇云“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文子自然》篇“老子曰: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淮南子·齐俗训》、《庄子·齐物论》释文引《尸子》,又《庚桑楚》释文引《三苍》,说并同。宇者,弥亘诸方,其位不定,各视身所处而为名。若处中者,本以南为南,假令徙而处北,则复以中为南,更益向北,则乡所为北者亦转而成南矣。四方随所徙而易,并放此。然方位虽屡徙不同,而必实有其处,故云徙而有处。庄子云无乎处者,则据其转徙无常者言之,与此文义不相硋也。宇,南北在旦有在莫,宇徙久。“旦”,旧本讹“且”。王引之云:“《经说·上》云‘宇,东西南北’,此不当言南北而不及东西,盖有脱文。‘且’当为‘旦’,有读为又。此言宇徙则自南而北,自东而西,历时必久,屡更旦莫,故云‘宇徙久’,又云‘在旦又在莫’。《经说·上》云‘久,古今旦莫’,是也。”毕云:“已上释《经·下》‘宇或徙,说在长宇久’。”案:王说是也。但此云宇南北,乃约举之词,王疑其不当不及东西,非也。后文说或云“然而谓此南北”,与此文例正同。

  
无坚得白,必相盈也。此即坚白石之论。谓视之但见石之白,不见石之坚,而坚之性自含于白之中,故云必相盈也。又疑“必”当为“不”,即说上“坚白异处不相盈”之义,亦通。此义皆见《公孙龙子·坚白论》篇,并详上篇。此释《经·下》“不坚白,说在。无久与宇。坚白,说在因”。《经》及《说》似皆未全。

  
在,尧善治,“在”,疑当作“任”,下同。任犹举也。张云“在,察也”,亦通。自今在诸古也。自古在之今,则尧不能治也。言尧不能治今世之天下。下文云“尧之义也,是声也于今,所义之实处于古”,亦即此义。此释《经·下》“在诸其所然未者然,说在于是推之”。“在”,疑亦“任”之误。“未者然”三字,疑当作“诸未然”,文亦有脱误。

  
景,俞读句。光至景亡,俞读句。若在,俞读句。尽古息。俞云:“句首‘景’字,举《经》文而说之。光至景亡者,谓所以有景由无光也。下文曰‘足敝下光,故成景于上;首敝上光,故成景于下’,是也。光之所至,则景亡矣。若在尽古息,又与上句反复相明。言景若在,则光尽古息也。尽古,犹终古也。考工记‘则于马终古登陁也’,《庄子·大宗师》篇‘终古不忒’,是‘终古’为古人恒言。《释名·释丧制》曰‘终,尽也’,故终古亦曰尽古也。毕读皆误。”案:若在尽古息,息当训为止,即经“不徙”之义,亦即《庄子·天下》篇所谓“飞鸟之景未尝动也”,司马彪亦据此释之。大意盖谓有光则景亡,有景则光蔽,若其景在,则后景即前景,尽古常息止于是,形虽动而景若止而无改也。毕读“景光至”句,“景亡若在”句,张云“光之所至谓之景”,并误。俞说得之,而以“息”为“亡”,则与经不合。殷家儁云:“光至,谓光复过物径也。至,极也,影止渐不见也。”案:殷训至为极,亦非是。此释《经·下》“景不徙,说在改为”。

  
景,句。二光夹一光,一光者景也。谓若日在东而西县鉴,鉴受日光,反射人而成景,是日光与鉴光为二,而人景在日与鉴之间,是即二光共夹之也。张云:“二光日与人也,夹之光是为景。”案:张说似失其义。

  
景光之人煦若射。之犹与也。言景光与人参相射。《说文·火部》云“煦,蒸也。一曰赤貌”。又日部云“昫,日出温也”。杨谓煦、昫通,近是。盖谓如日出时之光四射也。张云:“景者,光所为之人也,煦然而至若射。”案:张说未塙。此释《经·下》“住景二,说在重”。“住”,疑当作“位”,读为立。下者之人也高,张云:“高犹上也,景在下者,其人在上。”高者之人也下。张云:“景在上者,其人在下。”足敝下光,张云:“敝读曰蔽。”故成景于上;首敝上光,故成景于下。陈澧云:“此解洼镜照人,影倒之故也。”刘岳云云:“即西法所谓射光角与回光角相等,由交点射景入壁,故令景倒也。”诒让案:此即塔影倒垂之义。详《经·下》。此释《经·下》“二,临鉴而立,景到,多而若少,说在寡区”。“寡”,疑“空”之误,即谓洼镜中为圆空也。但说无多少寡区之义。又《经》此条在前“宇或徙,说在长宇久”条后,与说叙次不合。窃疑此当并属下条,以下《经》亦有景到之文也。而二临鉴景到一经,说或已不存。此篇文本多脱讹,疑未能定也。在远近有端与于光,此疑即格术之义。端即沈括橹臬之隃。与于光,谓碍光线之射,亦详《经·下》。故景内也。毕云“‘’,旧作‘库’,卢以意改”。案:卢校是也。谓景障于内,即光学家所谓约行线交聚处不见物是也。殷氏谓景库谓聚光点,非是。此释《经·下》“景到,在午有端与景长,说在端”。

  
景,句。日之光反烛人,句。则景在日与人之间。张云:“所谓二光夹一光。”刘云:“此释回光之理,如人依鉴立,日射鉴上,若人与日之间有壁,其距鉴与日距鉴交角等,则人必成景于上。若其闲无壁,则回光线成景极长,而射于无量远空界中。凡海与沙漠,恒见楼台人物之象,即此理。然虽无量远空界中,仍为景在人与日之间也。”诒让案:日照于东则人景在西,今以西鉴之光反烛人成景,则景又在东矣,故云在日与人之间。此释《经·下》“景迎日,说在抟”。“抟”疑“转”之误。

  
景,句。木柂,“柂”,“迤”之假字,详《经·下》,道藏本作“杝”。毕云:“犹言木斜。”殷云:“木,即谓立柱也。”景短大。斜近地故景短,阴景浓,光不内侵,故大。殷云:“木,即谓立柱也。短,淡也。大,光复多也。淡者虽长,而视之如短,不清故也。”案:殷说与文义相迕,不可从。木正,句。景长小。正远地,故景长。光复映射,景界不清,故小。殷云“正则长,近根则清也。小,光复小也”,亦非是。大小于木,疑当作“光小于木”。则景大于木,郑复光云:“光与物大小相等,其景虽远,相等而无尽。物大光小,则景渐远渐大而无量。”非独小也。“独”,疑当作“犹”。言景不与木同。张云“承上言大小,非与景为大小,乃于木为大小。言景有时大于木,非独小于木也”,亦通。毕云:“已上以表言。”

  
远近临正鉴,疑当作“临鉴立前”。经云“临鉴而立”。景寡,疑当作“景多寡”,属下读。张云:“正临鉴者景则寡,远近皆然。寡亦小义。”案:张说未塙。貌能、白黑,“貌”,吴钞本作“貌”。张云:“能,态字。”案:张说是也。《备城门》篇“态”作“”,此又“”之省。刘云:“此论因光见色之理也。”远近、柂正,句。异于光鉴。此冢上多寡以下,言光之所照与鉴之受光,各因物而异。张云:“此言非独长短、大小,即貌态、白黑,亦远近、柂正,则光鉴各异。”案:张说未允。此释《经·下》“景之小大,说在地远近”。“地”即“柂”之误。景当俱就,疑当作“景就当俱”,与下“去当俱”文正相对。就谓渐近,线景不一而同为约行也。去尒当俱。去谓渐远,线景不一而同为侈行也。毕云:“‘尒’疑‘亦’字。”俱用北。疑当作“由比”,言俱之义犹比也。鉴者之臭,张云:“臭字未详,义当作道字解。”殷云:“臭之为言蓄也。”案:张、殷说并不塙。“臭”疑并当作“具”,具与俱通,《大取》篇亦云具同。于鉴无所不鉴。景之臭无数,而必过正。此言鉴者不一,则景亦无数。必过正,似谓光线必穿交点而过。殷云:“正则当限之内,体正而明也。过正则影倒,而线侈行矣。”案:殷说亦通。刘云“言光线必正行也”,恐非。故同处,张云:“同一处。”其体俱,《经说·上》云“俱处于室,合同也”。张云:“物体又同。”然鉴分。谓中内外景远近大小正易不同。张云:“然而鉴有分。”

  
鉴中之内。句。鉴者近中,句。则所鉴大,“大”上,吴钞本有“者”字。景亦大。句。远中,句。则所鉴小,句。景亦小。陈云:“此谓突镜也。”案:陈说近是。凡突镜,边容下而中高处,其面微平,故有内外界。中之内,谓平面之内也。刘云“近中,远中,指人距镜中心言,据此,仍当为凹面镜也”,亦通。殷云“中谓交于中线”,恐非是。而必正。张云:“大小皆正不斜。”起于中缘正而长其直也。谓中之内其景必起于中心,缘其正而外射为长直线也。张云:“所以正者,由其景起于中,景缘鉴之正而长与人相直故也。”案:张训直为参直之义,恐非。杨云:“长,进也。直者,准直,谓光线也。谓远物象起于前限,缘正影透镜而进,其光线交合于后限,所谓敛行者是也。”案:杨训长为进,尤误。所说光理亦未必与此合,姑存以备攷。中之外,谓突镜平面之外近边低仄处。鉴者近中,张云:“虽中之外,亦以中为节。”则所鉴大,句。景亦大;句。远中,句。则所鉴小,句。景亦小。景亦近大远小,与中之内同。而必易,镜侧邪面既不平,则光线邪射其景亦易。易即邪也。张云:“大小皆斜不正。”杨云:“易,变也,正之反也。”案:杨说非是。合于中而长其直也。旧本“合于”下无“中”字。王引之云:“‘于’下盖脱‘中’字。上文云‘必正,起于中缘正而长其直也’。此亦当云‘易合于中’。”案:王校是也,今据补。杨校增“中”“缘”“易”三字,亦近是。此谓突镜当中之外,其景虽邪而仍与中相应,缘其邪而旁射为长直线也。张云:“而长所长也。中之外得景必斜,然合于正之长者也,亦以直对故也。”案:张说未塙。殷云:“凡以一凸窥物收光,限内之影为正象,限外之影为变象。即此。至以又一凸窥前凸象,两限相入者,两凸限内之影同。两限相切与相离者,两凸限内之影异。其理亦犹是也。”杨云:“谓敛行线合于后限,缘变影直进而散其光线,浅至于无穷,所谓侈行者是也”。案:殷、杨说略同,所释光理于此亦未必合,姑存以备考。此释《经·下》“鉴位,景一小而易,一大而,说在中之外内”。经此后有“鉴团景一”一条,无说。又此二条并在前“不坚白,说在无。久与宇,说在因”之前,与说叙次亦不合,并传写之误。

  
鉴,鉴者近,则所鉴大,景亦大;刘云:“近远指人距鉴面言。”亓远,“亓”,旧本作“亦”。张云:“衍。”王引之云:“‘亦远’当作‘亓远’。‘亓’,古‘其’字,与‘亦’相似,又因上下文‘亦’字而误。”案:王校是也,今据正。此对上文鉴者近言之。所鉴小,景亦小,而必正。即发光点与受光处,距远景小,距近景大之义。详《经·下》。景过正。以上与上文略同,张以下“故”字属此读,亦通。此释《经·下》“天而必正,说在得”。“天”即“大”之误。毕云:“已上以镜言。”

  
故招负衡木,张云:“招,直木也。《亲士》篇曰‘招木近伐’。”案:张说未塙。“招”当为“桥”,声近字通。《亲士》篇“招木”亦当为“乔木”。《曲礼》云“奉席如桥衡”,郑注云“桥,井上桔槔,衡上低昂”。孔疏云“衡,横也”。《说苑·文质》篇云“为机,重其前轻其后,命曰桥”。《庄子·天地》篇云“凿木为机,后重前轻,其名为槔”,释文云“槔本又作桥”。《吴越春秋·句践阴谋外传》作“颉桥”。《淮南子·主术训》云“今夫桥直植立而不动,俛仰取制焉”。彼以桥为直,明与衡横别。高注云“桥,桔皋上衡也,植柱权衡者”。高并桥与衡为一,非。加重焉,毕云:“‘加’,旧作‘如’,以意改。”而不挠,言平而不偏挠。极胜重也。毕云:“极,谓权也。”张云:“胜重之至。”案:古书无训极为权者,毕说不足据。张训极为至,亦非。极当即上文之衡木。《说文·木部》云“极,栋也”。屋栋为横木,引申之,凡横木通谓之极。《汉书·枚乘传》云“单极之綆断榦”。颜注引孟康云“西方人名屋梁为极,单,一也。一梁谓井鹿卢也。言鹿卢为绠索,久锲断井榦也。”枚云单极,与此极正同谓桔皋上之一衡木也。汲绠系于其上,故久锲而断井榦。孟说以为井鹿卢,未塙。而以屋梁况极,则不误。极胜重者,言加重于一偏,而不挠者,因衡木前重能胜之也。右校交绳,张云:“徐锴《说文·系传》曰‘校,连木也’。交绳连木。右,未详。或有校为急疾。《考工记》云‘释之则不校’,谓以右手校绳而急之。”案:张说未塙。“校”疑“权”之讹,艸书相近。交绳,疑谓系权之绳与他绳相交絓。无加焉而挠,极不胜重也。衡加重于其一旁,句。必捶。毕云:“此锤字假音。陆德明《考工记音义》云‘直伪反。刘直危反’。”张云:“衡,称也;捶,偏下也。”权重相若也相衡,则本短标长。毕云:“标犹杪末也。”杨云“管子‘大本而小标’。《广雅·释诂》‘标,末也’。”两加焉,重相若,句。则标必下,此即下文“长重者下”之义。张云:“使两头各加重,虽相若,而标必下。”标得权也。张云:“以其长故得权也。”诒让案:谓标长故偏得其权之重。此释《经·下》“贞而不挠,说在胜”。“贞”即“负”之误。

  挈,有力也,《说文·手部》云“挈,县持也”,提挈也。张云:“挈,自上挈之。”引,无力也,张云:“引,自下引之。”不正,毕云:“旧作‘心’,以意改。”所挈之止于施也。疑当作“正于柂也”。于,犹如也。如,犹与也。见王引之《经传释词》。施与迤、柂,并同谓邪也。详《经·下》。正于柂,犹言正与邪也。绳制挈之也,若以锥刺之。疑儗绳直之形。

  
挈,谓上挈之,此与下云收,并述经而释之。长重者下,句。短轻者上,张云:“挈,衡上之绳,所以挈衡者,过长,则重者将下;过短,则轻者将上。此上下谓衡低昂。”上者愈得,句。下下者愈亡。张云:“次‘下’衍。上,衡也,上得,物重也。下,权也。下亡,权失重也。挈长短之弊。”案:张说是也。谓上昂之力愈增,则下低之力愈失。绳直权重相若,句。则正矣。毕云:“‘正’,旧作‘心’,以意改。”张云:“当其权不长不短。”收,张云:“收,权之绳也。”诒让案:《广雅·释诂》云“收,取也”。谓下引之。上者愈丧,下者愈得,张云:“物轻则衡失其重,是为上丧。权之势将得其重,是为下得。”上者权重尽,则遂挈。张云:“上者权重尽,谓全无物。遂挈者,权将内遂,著挈乃止。”案:张说未塙。此谓下收之有力。遂队通,见法仪篇。盖谓权重尽,则标仰,队其所挈。毕云:“已上以权衡言。”邹伯奇云:“此一段升重法也。”依张、杨说,此释《经·下》“契与枝板,说在薄”。案:当作“挈与收,说在权”。

  
两轮高,当云“为高”。两轮为輲,四轮高卑不同,故车成梯形也。毕云:“《襍记》云‘载以輲车’,郑注云‘輲读为辁,或作辁’。《说文》云‘辁,蕃车下庳轮也’。又郑注《既夕记》云‘许叔重说,有辐曰轮,无辐曰辁’。”张云:“轮高而辁卑。”车梯也。古乘载车皆两轮而平,此四轮而前高后低,是为车梯。依下文,盖假为斜面升重之用。据《史记集解》引服虔说,以轩车为云梯,则人升高或亦用之矣。重其前,县重于前,盖以助升重之力,其一端系于所升之物,所以挈之也。弦其前。毕云:“弦,直也。”案:毕说难通。“弦”,疑当作“引”,隶书“弦”“引”形近。《隶释·汉陈球碑》,“引”作“”。《广韵·十六轸》云“引,同”,并其证。既县重,更于车前别以绳引之,欲使所升之重物自斜面渐进而上也。或云当作“引其后”,文义较逊。载弦其前,此申言之,或涉上下文而衍。载弦其軲,“弦”亦当作“引”,下云“绳之引軲”可证。毕云:“玉篇云‘軲,古胡切’。《广雅》云‘軲,车也。曹宪音枯,又音姑’。案‘軲’‘毂’音相近,疑‘毂’字异文。”案:毕说未塙。“軲”以字形校之,颇与“轴”相近,而以声类求之,则疑当为“前胡”之假字。《周礼·大行人侯伯》“立当前侯”,注“郑司农云:前侯,驷马车辕前胡,下垂拄地者”,是也。胡在车前,与此上文正合,义为长也。此与下句亦申言重其前、引其前之义。而县重于其前。句。是梯,毕云:“旧作‘挮’,据上文改,下同。”挈且挈则行。疑当作“挈且引则行”。行谓重物上升无所阻滞,与车行异也。凡重,句。上弗挈,《说文》所谓县持。下弗收,旁弗劫,“劫”,疑“抾”之借字。《广雅·释言》云“抾,挹也”,与引义略同。则下直。张云:“其著于下也必直。”诒让案:直与正义同,言其重心必就下而正。扦,句。或害之也。张云:“扦与柂同,不直也。或害之,乃不直。”案:张说是也。扦即前木柂之柂,言重物不挈之、收之、劫之,则下必正;其不正者,必或挈、或收、或劫,害之也。

   言扦则重势偏下,而流不得止也。毕云:“公羊传桓十年有云‘血’,陆德明音义云‘古流字’。”
梯者不得毕云:“旧作‘’,据上改。”案:吴钞本正作“”,不误。张云“当作‘下’”,非。直也。言梯虽邪而重物不下流者,以其挈引之,而无异直升也。今也废尺于平地,张云:“废,置也。置一尺之物于平地。”诒让案:“尺”疑当为“石”,下云石絫石,是其证。重不下,“下”即流也,或当为“”之讹。也。毕云:“玉篇云‘,蒲唐切,踉欲行貌’。《正字通》以为腿字之俗。”张云:“‘’当作‘旁’,虽重不下柂,以平地无旁空缺处也。此解经‘废材’。”案:“”字之义与此文无会,《正字通》尤俗册不足据也。张读为“旁”亦难通。此疑当为“踦”之形误。战国策云:“必有踦重者矣”。言废石于平地,则虽重而必不流者,以其无偏踦也,故云“无踦”。又案废尺与废材义同,而非释经“废材”之义,张说亦误。若夫绳之引軲也,是犹自舟中引横也。张云:“以绳引车,必从旁引,犹舟中横引岸上之物,两旁有空缺处,必下矣。”案:张说非是。《说文·木部》云“横,阑木也”。此盖以为舟前横木之名。《广雅·释水》云“轮谓之桄”。《集韵·十一唐》云“桄,舟前木也”。《一切经音义》云“桄,古文横同”。是二字音近字通。言车梯之引其軲与舟中引其横,皆藉引之力也。倚、倍、拒、坚,“坚”当作“掔”。《说文·手部》云“掔,固也”。又与“牵”通,见迎敌祠篇。言相依倚,相倍负,相榰拒,相掔引。倚焉则不正。毕云:“唐、宋字书无‘’字,《正字通》云‘俗字。旧注音嗔,走貌”。诒让案:此字未详,疑当为“邪”。隶释汉戚伯著碑,“邪”作“”。变“牙”为“”,变“邑”为“”,与“出”相似,因而致误。

  
石絫石耳。此义难通。毕读“谁”句,云“‘’,‘并’字异文,已上以车制言”,张读同。邹,云:“此一段转重法也。”案《集韵·十五青》及《类篇·立部》并以“”为“竮”之或体,与此文义无会。毕说近是而句读则非。谁与唯通,言唯石与石相合并重累,则邪倚而不正,以其无挈引之故也。若车梯前有挈引之力,则虽邪倚,而引物升转,不患其不正而流也。此释《经·下》“倚者不可正,说在剃”。“剃”即“梯”之讹。车梯用以升重,非正车制也,毕说非。者,毕云:“‘’,‘’字省文。”诒让案:《说文·宀部》“,籀文省人作‘’”。于此又省又作“”。《集韵·四十七》云“,古作”。法也。张云:“当谓匠人作室絫石之法。”案:张说未塙。“法”疑当为“柱”。《说文·木部》云“柱,楹也”。通言之柱楹同;析言之,堂上两柱谓之楹,房室及墙序闲依壁而立者谓之柱。夹寝,即谓夹寝室也。方石去地尺,疑谓柱下质础。张云:“石高尺也。”关石于其下,方石之下,别以石为关。张云:“又一石也。”县丝于其上,张云:“丝,绳也。”使适至方石,句。不下,句。柱也。《尔雅·释言》云“榰,柱也”。谓石柱丝,丝故不下。胶丝去石,张云:“胶,著也。去石,县石而使去下方石也。”挈也。谓上提挈其丝。张云:“丝所以能县石,是有挈之者。”丝绝,句。引也。张云:“从下引之即绝。”诒让案:此释《经·下》“推之必往,说在废材”。“推往”即“柱住”之误。未变而名易,句。收也。“收”,依《经·下》当为“仮”。仮、反字同。言刀与籴轻重贵贱相反。张以此二句属上节,误。

  
买,毕读买刀句,误。刀籴相为贾。《说文·人部》云“籴,市谷也”。毕云:“刀谓泉刀。”刀轻则籴不贵,句。刀重则籴不易。张云:“易,轻也。刀轻则贱其籴以称轻;刀重则贵其籴以称重,所谓反贾。”王刀无变,张云:“王者所铸,故曰王刀。”籴有变,句。岁变籴则岁变刀。张云:“以籴权刀,则刀亦变。”案:张说是也。此言籴之贵贱,每岁不同,则刀之重轻亦随而变。依张、杨说,此释《经·下》“买无贵,说在仮其贾”。若鬻子。张读属上节,误。

  
贾尽也者,尽去其以不雠也。“其”下,据下文亦当有“所”字,言其所以不雠者,为予贾未尽其数也,若尽其数,则其所以不雠者尽去矣。其所以不雠去,句。则雠。句。贾也宜不宜,谓雠者之正贾有宜不宜。欲不欲。谓所雠者有欲不欲,以意为正。张云“买者卖者相宜,谓雠也。买者欲贱,卖者欲贵,是贾也”,亦通。若败邦鬻室,国语越语云:“身斩妻子鬻。”嫁子无子。疑申论无不雠之义。依张说,此释《经·下》“贾宜则雠,说在尽”。

  
在军不必其死生,闻战亦不必其生。当作“其死生”,或当作“在军不必其生,闻战亦不必其死”。在军,谓方出师而兵未接。闻战,则闻其已接战也。前也不惧,张云:“前,在军”。今也惧。张云:“今,闻战。”案:依张、杨说,此释《经·下》“无说而惧,说在弗心”。“心”即“必”之误。

  
或,或即邦域正字,故下云“谓此南北”。前《经·下》云“宇或徙”,说云“宇南北”,与此义正同。彼宇或亦即宇域也,详前。知是之非此也,谓南或非南,北亦非北。有知是之不在此也,张云“有读曰又”。案:张说是也。谓南北在彼在此,名实无定,即“宇或徙”之义。《公孙龙子·名实》篇云“夫名实谓也,知此之非此也,知此之不在此也,则不谓也”。与此经名实义亦同。然而谓此南北,即“宇南北”之义。过而以已为然。此谓以身所在之域为中,傥过此而北则前日所在之域转谓之南,自此以前,每进益北则所过成南。若由中过南,则南转成北,所过亦然故云过而以已为然。《庄子·天下》篇“惠施曰: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释文引司马彪云“天下无方故所在为中”,即此义也。始也谓此南方,故今也谓此南方。言始与今所谓南方者,过而屡变,即过而以已为然之义也。依张说,此释《经·下》“或,过名也,说在实”。

  
智论之,张云:“智读曰知,知而后有论。”非智无以也。疑有脱误。依张说,此释《经·下》“知之,否之,足用也谆,说在无以也”。经文亦有讹脱。

  
谓,句。所谓,旧本“所”讹“非”,今据《道藏》本、吴钞本正。非同也,则异也。同则或谓之狗,其或谓之犬也。张云:“狗犬之谓同。”异则或谓之牛,牛或谓之马也。下“牛”字疑当为“亓”,与上句文例同。张云:“牛马之谓异。”杨云:“《吕氏春秋·审分》篇‘以牛为马,以马为牛,名不正也’。”俱无胜,句。是不辩也。谓是非两同,无以相胜,则不成辩。《庄子·齐物论》云“是若果是也,则是之异乎不是也,亦无辩。然若果然也,则然之异乎不然也,亦无辩”,即其义。辩也者,或谓之是,或谓之非,当者胜也。毕本“当”下有“也”字,今据道藏本、吴钞本删。张云:“既云当,是胜也。”诒让案:言是非互见,得其当则胜也。依张说,此释《经·下》“谓辩无胜,必不当,说在辩”。

  
无让者酒,谓凡宾主献酬之酒,于礼无让。未让,句。始也,不可让也。依张、杨说,此释经“无不让也,不可,说在始”。案:“未让始也”,疑当作“不让殆也”。殆、始形近而误,经同。凡相近而不让谓之殆,后文“若殆于城门与于臧也”九字,文无所属,疑本在此下而误错于彼,说详后。

  
于石一也,坚白二也,张云:“坚与白,二。”而在石。谓坚白含于石体之中,即经所谓存也。故有智焉,有不智焉,可。顾云:“智即知字。”诒让案:“故”下疑脱“谓”字,以下智并与知通。此谓石一,而知坚者不知白,知白者不知坚。文亦见《公孙龙子·坚白》篇,说详前。依张、杨说,此释《经·下》“于一有知焉,有不知焉,说在存”。

  
有指谓有所指也。《公孙龙子·指物论》篇有“非有非指”之说,与此似异。子智是,句。有智是吾所先举,句。重。张云:“有读曰又。”案:张说是也。以下文校之,疑当作“子智是,有智吾所无举,是重”,“无”“先”形近而讹。“子知是”是其一,又并“知吾所无举”,是其重也。吾所无举即下文所云吾所不举。是重与下文是一,文亦正相俪。重谓二名一实,下文所谓“智智狗重智犬”是也。子智是若知狗。智吾所无举,若因狗知犬。重,则若狗犬同类也。则子智是,而不智吾所先举也。“先”,亦“无”之讹。是一。对上重及下二三言之,谓唯知其一,若知狗而不知犬。谓有智焉有不智焉可。谓知其一,而不知其二是一,犹上经云“于一,有知焉,有不知焉”也。若智之,则当指之智告我,则我智之。张云:“若果知之,则当指子之所知告我,则我知子之所知矣。”兼指之,以二也。谓并吾所无举者而指之,若指狗则兼指犬,指一而所指二也。衡指之,参直之也。参,三同。经云“二累”,“累”亦“参”之误。二参即二三也,言从衡指之,则参相直,以一兼二,参直为三也。张云:“直,当也。”若曰必独指吾所举,毋举吾所不举,“毋举吾”下,吴钞本有“之”字。吾所举者一也,所不举者二与三也。则者固不能独指。张云:“‘则’下有脱字,或是‘二’字,或是‘三’字。”案:张说未知是否?今以文义推之,“则”下疑当脱“指”字。言于此有二物,或同类,或同处,今特指此物,势必兼直彼物,故不能独指,即经所谓“不可逃”也。又《庄子·天下》篇云“指不至,至不绝”,疑亦即此节之义。盖若甲乙同处,欲指甲而势不能不兼直乙,既兼直乙,则所指不得谓专至甲,亦不能与乙绝也。故云不至不绝。释文引司马彪说,殊误。所欲相不传,张云:“所欲言不相传。”诒让案:“相”,疑亦“指”之误。意所欲指者一物,今兼直二三,则不能明传其所欲矣,与《庄子》“指不至”语意同。意若未校。张云:“校悦也,不快人意。”且其所智是也,张云:“有所知。”所不智是也,张云:“有所不知。”则是智是之不智也,恶得为一,是智者,所已知也;是之不智者,所未知也,则不能并为一矣。谓而有智焉有不智焉。疑亦当有“也”字。依张、杨说,此释《经·下》“有指于二,而不可逃,说在以二累”。

  
所,春也,未详。张云:“下云‘臧也今死,而春也得文’,则春为人,疑不能决。”其执固不可指也。张云:“‘执’疑当为‘埶’,与势同。”案:张校是也。埶即古势字。徐鉉《说文新附》云“势,经典通用埶”。礼运“在埶者去”,郑注云“埶,埶位也”,释文云“埶本亦作势”。后鲁问篇亦以埶为势,今本并误“执”,可证。逃臣不智其处,不知其所匿之处。狗犬不智其名也。若韩卢、宋鹊。遗者,巧弗能两也。张云:“皆不可指。遗者义宜为失亡者。巧弗能两,未详。”诒让案:“两”疑当为“网”,或作“罔”。孟子公孙丑篇“以罔市利”,赵注云“罔罗而取之”。“网”与“两”形近而误。言人偶有遗物,虽使至巧罔罗索取之,不能必得也。依张说,此释《经》“所知而弗能指,说在春也。逃臣,狗马②,贵者”。案:“贵”即“遗”之讹。

  
智,句。智狗,吴钞本“智”下衍“者”字。重,句。智犬,《经说·上》云“二名一实,重同也”。义详前。则过。依经当作“不智则过”,今本脱二字。张云:“既知狗又知犬,而不知狗之即犬,则过。”不重则不过。不重则名实迥异,宜其不知,故不过。依张说,此释经“知狗而自谓不知犬,过也,说在重”。

  
通,问者曰:“通”,即《经》云“通意”,言问以通其意恉也。“子知乎?”毕云:“‘’当为‘’,即‘’省文。”诒让案:《说文·马部》云“,驴父马母者也,从马‘’声,或从‘羸’作”。此盖从‘’省声,而以“吂”为“覀”,则传写之讹。〔本站编注〕,即今之“骡”字。应之曰:“何谓也?”彼曰“施”,句。则智之。“施”,疑当作“也”,谓告以之名物。张云:“盖即蠃螔。”缪。若不问何谓,径应以弗智,句。则过。不问何谓,而径应以弗知,则不知而复无求知之意,人将不复告,是终于不知矣,故谓之过。且应必应,此义难通,疑当作“且问必应”,涉下而误耳。问之时若应,句。长应有深浅。“长”,疑当作“其”,形近而误。深,若应之曰何谓;浅,若径应以弗知,是也。此释《经·下》“通意后对,说在不知其谁谓也”。大常中在,“大”,道藏本、吴钞本作“天”,以文义推之,疑当作“人”。毕云:“据下文,‘常’当为‘堂’。”兵人,句。长所。“长”,吴钞本作“常”,非。此疑当作“其人,其所”。今本两“其”字讹“兵”“长”二字,遂不可通。

  
室堂,句。所存也;此谓其所。其子,“其”,疑当为“某”之讹,《后旗帜》篇云“建旗其署曰某子旗”。存者也。此谓其人。据在者而问室堂,张云:“‘在’当为‘存。’”案:在、存义同,似不必改。恶可存也?当作“恶所存也”。上云“堂室,所存也”,下云“主存者以问所存”,并其证。言问存者以在室或在堂也。主室堂而问存者,孰存也?言问在室堂者为何人也。是一主存者以问所存,句。一主所存以问存者。依杨说,此释《经·下》“所存与者,于存与孰存”。案经“者”上脱“存”字。

  
五合,谓五行相合。水土火,疑当作“木生火”。张云:“五行自相合者,水土火金待火而合,木待金而合。”案:张说未知是否。火离然。此言火离木而然。易离彖传云“离,丽也”。《庄子·外物》篇云“木与木相靡则然”。张云“火出于石而然于木,离其本”,未塙。火铄金,火多也。金靡炭,靡,之假字。《说文·石部》云“,石磑也”,研也,言金能研炭,使消散。〔本站编注〕,即今之“磨”字。金多也。张云:“所谓无常胜。”合之府水,道藏本、吴钞本作“木”,非。毕云“府疑同腐。”张云:“水无不合。”案:毕、张说并未塙,此疑当作“合之成水”。言金得火则销铄而成水。《庄子·外物》篇云“金与火相守则流”,是也。木离木。张云:“木必相离。”案:张说亦难通。疑当作“木离土”,离亦与丽同义。易离彖云“百谷艸木丽乎土”。此释《经·下》“五行毋常胜,说在宜”。若识麋与鱼之数,惟所利,无欲恶。无欲恶,犹言无爱憎,麋鱼以共膳羞。惟所利,谓惟所共,无偏嗜,即经所谓宜也。

  
伤生损寿,说以少连,“说”,吴钞本作“设”,此义难通。疑“连”当作“适”,谓节嗇以养性也。下云“适足不害”,亦其证。《吕氏春秋·适音》篇云“和心在于行适”,高注云“适,中适也”。是谁爱也?尝多粟,或者欲不有能伤也。疑当作“或者欲有不能伤也”。言多粟而或欲有之,然徒欲不足为益损也。若酒之于人也。言酒无益于人,损之为宜。人利人,”,吴钞本作“恕”,下句仍作“{知心}”。爱也则唯弗治也。“唯”,旧本作“惟”,今据吴钞本改。徒知不足为益损。或云唯与虽通,“治”疑当为“给”,言知爱利人,而力不可遍给,亦不足为益损也。亦通。依张说,此释《经·下》“无欲恶之为益损也,说在宜”。

  
损饱者去余,言损去其多余者。适足不害,能害饱,能与而通。“害饱”,疑当作“饱害”。言若食适足,不害于人,而过饱乃为害。若伤麋之无脾也。脾读为髀。少牢馈食礼云“腊用麋”,又云“髀不升”,郑注云“近窍贱也”。古文“髀”皆作“脾”,此与古文《礼》正同。言麋以共祭而髀不登于祭俎,故伤麋虽无髀,无害于为腊,以共祭亦损而不害之意。且有损而后益智者,“智”字疑衍。病之之于也。毕云:“‘’即‘瘧’省文。《说文》云‘,热寒休作’。今经典省几,此省,一也。”诒让案:《广雅·释诂》云“,病也。”此“”或当为“”之省文。下“之”字当作“人”,言人患瘧(简化字:疟)者,以病损为益也。此释《经·下》“损而不害,说在余”。〔本站编注〕瘧,简化字为“疟”。“”,或与“瘧”音义有异,《正字通》:,音西,疼痛也。

  
智以目见,而目以火见,而火不见。《公孙龙子·坚白论》篇云:“且犹白以目以火见,而火不见,则火与目不见而神见,神不见而见离”。彼文“以目”下盖脱“见目”二字,义与此正同。《庄子·天下》篇“辩者曰:目不见”,亦即此义也。惟以五路智,久不当。未详。此释《经》“知而不以五路,说在久”。以目见,下当脱“火”字。若以火见。

  火,句。谓火热也,非以火之热。言火虽热而所见者光也,非以其热。《庄子·天下》篇云“火不热”,此即其义。《淮南子·诠言训》,许注云:“公孙龙以白马非马、冰不寒、炭不热为论”,彼“炭”疑亦“火”之误。此释《经·下》“必热,说在顿”。“必”即“火”之误,下又脱“不”字。我有若视曰智。智并与知通。张云:“有如视一物而曰知。”

  
杂所智与所不智而问之,则必曰:“是所智也,是所不智也。”取去俱能之,张云:“取所知。去所不知。”是两智之也。依张说,此释《经·下》“知其所以不知,说在以名取”。

  
无,句。若无焉,句。则有之而后无。“后”,吴钞本作“后”。无焉,“焉”疑当作“马”。马为物名,必先有马,乃可言无马也。无天陷,句。则无之而无。张云:“天陷未详,或谓天所缺者。”案:张说未塙。“天”疑当作“失”,戒人无失陷为虚言,则先未有此事而豫相敕戒,亦可言无,所谓不必待有也。依张说,此释《经·下》“无不必待有,说在所谓”。

  
擢疑“擢”当为“搉”,详《经·下》。无谓也。未详。臧也今死,而春也得文文死也可。此义不可通。春也与臧也对举,疑“春”当为冢养之“养”,形近而误。“得文”疑当作“得之”。大意似谓亡臧而得养,略足相当。但文尚有讹脱,不能尽解。此释《经·下》“擢虑不疑,说在有无”。“擢”亦“搉”之误。且,句。犹是也。此引申比况之义。诗周颂载芟“匪且有且,匪今斯今”,毛传云“且,此也”,孔疏云“且亦今时”。此云“犹是也”,与此今义相近。张云:“且,未然之辞,亦方然,故曰‘犹是也’,是如此也。”案:张说亦通。

  
且然,句。必然。旧本作“且且必然”,吴钞本作“且必然”。王引之云:“‘且且必然’当作‘且然必然’,以下三句文义例之,可知。”案:王校是也,张校同,今据正。《经说·上》云“自前曰且,自后曰已,方然亦且”,此即方然之义。言且之为言,虽尚未然,而事势凑会,必将至于是。且已,句。必已。句。且用工而后已者,必用工而后已。旧本“必用工”下脱“而”字。王引之云:“‘后’上,亦当有‘而’字。”案:王校是也,今据补。用工犹言从事也。此释《经·下》“且然不可正,而不害用工,说在宜欧”。“宜欧”,疑当作“害区”。

  
均,句。发均县,句。轻重而发绝,不均也。均,句。其绝也莫绝。旧本“轻”下脱“重”字。孙星衍云:“《列子·汤问》篇云‘均,发均县,轻重而发绝,发不均也。均也,其绝也莫绝’,张湛注云‘发甚微脃而至不绝者,至均故也。今所以绝者,犹轻重相倾,有不均处也。若其均也,宁有绝理’,言不绝也。今‘轻’下脱‘重’字。‘均其绝也’句,‘均’下无‘也’字。”案:孙校是也。毕亦据补“重”字,今从之。依张、杨说,此释《经·下》“均之绝不,说在所均”。

  
尧霍,此二字为下文发耑,篇中“霍”字娄见,以义推之,似并当为“虎”之讹,然于此文不合。毕云“据下文作‘臛’”,张从之,未知是否?或以名视人,或以实视人。张云:“尧者名,臛者实。”举友富商也,是以名视人也。指是臛也,“臛”或当同上作“霍”。是以实视人也。视与示通。举友之富商以告人,是示以名也。指臛以示人,是示以实也。尧之义也,是声也于今,张云:“名生于今。”所义之实处于古。言尧之义施于当时不能及今,即经“异时”之义。此释《经·上》“尧之义也,生于今而处于古而异时,说在所义”。“生”疑当为“任”。若殆于城门与于臧也。此九字上下文无所属,张并上尧霍为一条,云“城门,守门者,臧仆也。城门举实,臧举名”。其说殊迂曲。审校文义,疑当在上文“无让者酒,未让,始也,不可让也”之下,皆释《经·下》“无不让也,不可”之义。凡古人行礼,宾主入门必让,若与人同入城门,而相殆,则无为让。臧为贱人,不足与为礼,则不必让也。《荀子·荣辱》篇云“巨涂则让,小涂则殆”,杨注云“殆,近也。”此殆异于让之义。又案殆与逮声义相近,《毛诗·小雅·巷伯》,《传》云“柳下惠妪不逮门之女”,殆于城门即逮门,谓近而相及不争先也。

  
狗,句。狗犬也,谓之杀犬,可,以《经》文校之,当作“而杀狗谓之杀犬,不可”。《庄子·天下》篇云“狗非犬”,成玄英疏云“狗之与犬,一物两名,名字既空,故狗非犬也。狗犬同实异名,名实合,则彼谓狗,此谓犬也,名实离,则彼谓狗,异于犬也。墨子曰:狗,犬也,然狗非犬也”。案:此经云:“杀狗非杀犬”,亦即名实离之义。然成引经语,亦有删佚,非其元文。若两未详。《集韵·十五灰》云“,肿大貌”,非此义。“”疑当为“腢”。《仪礼·士丧礼》,郑注云“腢,肩头也。”《说文·骨部》云“髃,肩前也”。杨云:“‘’疑‘脾’字之误。”案:依杨说,则当亦“髀”之假字,见前。此言同一体而有左右之异,以喻狗犬同物而异名也。依张、杨说,此释《经·下》“狗,犬也。而杀狗非杀犬也,可,说在重”。

  
使,句。令使也。此与《经说·上》“使令谓谓也”,文例同。张云:“训使义。”我使我,我不使亦使我。此义难通。张云“殿,自为之也,亦得为使,故言使不使皆使。”案:张改经“使殷美”“殷”为“殿”,故其说如此,然义甚牵强,恐不足据。审校文义,此“我”字或当《经》之“美”字,疑并当为“义”。盖两文皆误,而一存其上半,一存其下半也。此似当云“义使使,义不使亦使,义”。言义者使令之,使乃其正也。以义使之为使,以义不使之亦为使,不使谓禁止之也,末义字总释上语。殿戈亦使,殿不美亦使,殿。杨云:“经作‘殷’,说作‘殿’。”张云:“殿戈,殿军也。”案:张说未塙。此“殿”字当经之“殷”字,两文似皆误,无可推校。意必求之,疑“殿”并当为“假”,“戈”与“美”并当为“义”。似云假义亦使,假不义亦使。假,言假者假设之,使非其正也。以假设合义为使,假设不合义亦为使也。末假字亦总释上语。此肊说,无可质证。而前云“不若敷与美”,“敷美”似亦“假义”之讹。综校诸讹文,约略相类,聊复箸之。依张、杨说,此释《经·下》“使,殷、美,说在使”。

  
荆沈,句。荆之贝也。则沈浅非荆浅也。“沈”当为“沆”。《说文·水部》云“沆,大泽也”。徐锴《系传》引《博物志》云“停水东方曰都,一名沆”。《太平御览·地部》引《述征记》云“齐人谓湖曰沆”。《水经·巨马河》篇,督亢泽,注引风俗通云“沆,漭也。言乎淫淫漭漭无崖际”,今本《风俗通义·山泽》篇“沆”作“沈”,又云“沈泽之无水,斥卤之类也”,并形之误。《汉书·刑法志》“山川沈斥”,荀悦《汉纪》“沈”作“坑”。坑与沆字正同。盖沆为薮泽,此荆沆即荆之沆泽。荆之“贝”,当作荆之“有”。言沆在荆,则沆即为荆之所有也。然沆包于荆畺域之中,则沆虽浅狭,无害于荆之广大,故曰沆浅非荆浅。依张说,此释《经·下》“荆之大,其沈浅也,说在具”。案“具”亦“有”之误。若易五之一,之犹与也,下同。张以五字属上,非。

  
以楹之抟也,见之,抟,即备城门篇之柴抟积抟,盖聚束柴木之名。此言楹大而抟小,若以五易一,多少之数不相当也。其于意也不易,盖谓意度之,则知其不当易。先智意相也。“先智”,以《经·下》校之疑当作“无智”。《说文》“无,古文奇字”。“无”与“先”形近而误。无智即经云无知也。“相”下疑有脱字。若楹轻于秋,秋当读为萩。《说文·艸部》云“萩,萧也”。左传“伐雍门之萩”,释文“萩”作“秋”。彼“萩”为“楸”之假字,与此义异,而或作“秋”,则可互证。此亦喻轻重之失当,与楹之抟同意。其于意也洋然。未详。此释《经·下》“以槛为抟,于以为无知也,说在意”。“槛”即“楹”之误。

  
段、椎、锥俱事于履,可用也。吴钞本“段”作“断”,“事”作“视”,并误。《说文·殳部》云“段,椎物也”,木部云“椎,击也,齐谓之终葵”,金部云“锥,锐也”。《诗·大雅·笃公刘》“取厉取碫”,《毛传》云“碫,段石也”。《说苑·杂言》云“干将镆鎁,以之补履,曾不如两钱之锥”。成绘屦过椎,“绘”疑当为“缯”,“过”当为“遇”,下同。《说文·糸部》云“缯,帛也”。古为屦,冬皮夏葛,盖亦或以缯帛为之。与成椎过绘屦同,句。也。”,字书无此字,道藏本作“件”,吴钞本同。毕云:“‘’当为‘舛’异文。”张云:“依经当作‘仵’。”案:张校是也,仵与啎同。“过”,《经》同,亦当作“遇”。《史记·天官》书云:“逢俉化言”。《说文·午部》云“啎,逆也”,《夂部》云“夆,啎也”。《尔雅·释诂》云“遘、逢、遇,也。”《汉书·叙传》邓展注,引作“寤,逢遇也”。遇、逢义同。啎、、遇、逆,音并相转,仵、俉、寤声相近。遇仵犹言逢俉、夆啎,亦犹言逆啎也。此谓缯为作履屦之材,段、椎、锥为作履屦之器,材与器两者遇仵以成履屦,相须而为用也。此释《经·下》“意未可知,说在可用,过仵”。

  
一,句。五有一焉,一有五焉,十二焉。张云:“五析之,则有一者五,是一少于二也。建一以为十,则一有五者二,是多于五也。建一为十,累一为二。”诒让案:“十二焉”,疑当作“十,二五焉”,谓一十有二五也。依张、杨说,此释《经·下》“一少于二,而多于五,说在建”。案:“建”疑“进”之误。

  
半,,櫡之别体,此疑当作“非半”,即约《经》云“非半弗”也,而反辞以明其义。进前取也。非半而之,则每前进也。前,则中无为半,言半者必前后之中,进前取,尽其端,则中无所谓半。犹端也。端即前也。《经·上》云“端,体之无序而最前者也”。此言虽取中之,终必前极其端。前后取则端中也。前后端之中,即所谓半。必半,毋与非半,“毋”,吴钞本作“无”。不可也。尽其端则无半,不复可。《庄子·天下》篇云“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释文引司马彪云“若其可析,则常有两;若其不可析,其一常在,故曰万世不竭”,即此义也。依张、杨说,此释《经·下》“非半,弗则不动,说在端”。

  
可无也,已给,则当给不可无也。张云:“给,具也。尝已具之,则当具之。”案:张说未塙。此以经校之,疑当作“已然,则尝然不可无也”。“然”与“给”艸书形近而误。凡事之言已然者,即尝然。今虽无,而昔之为有,则审矣。故云“不可无”。犹经云“不可去”也。依张、杨说,此释《经·下》“可无也,有之而不可去,说在尝然”。久有穷无穷。此五字与上下文皆不属,张、杨并属上为一章,以经校之,亦不相应,疑当在后“民行修必以久也”之下,而误错在此。

  
正九,毕云:“一本作‘凡’。”案:顾校季本亦作“凡”,今以文义校之,当是“丸”之形误,谓正圜之丸。下云抟即圜丸之形也。无所处而不中县,抟也。“抟”,道藏本、吴钞本作“搏”,非。考工记云“直者中县”。正丸即立圜,随所转侧,而其中线必正直,故云“无所处而不中县”,即《经》“不可”之意。依张、杨说,此释《经·下》“正而不可担,说在抟。”案:“担”即“”之误。

  
伛宇不可偏举,伛、区,偏、遍,并声同字通。字也。“字”当作“宇”。进行者先敷近,后敷远。敷犹布也,详《经·下》。

  
行者行者,张云“误重”。必先近而后远。依张说,此释《经·下》“宇进无近,说在敷”。远近修也,先后久也。“远”下,旧本有“修”字。俞云:“上‘修’字衍文。远近修也,先后久也,相对为文。以地之相去言曰修,以时之相去言曰久。”案:俞说是也,今据删。“修”,吴钞本并作“修”,“修”假字。民行修必以久也。依张说,此释《经·下》“行循以久,说在先后”。案“循”即“修”之误。

  
一方尽类,俱有法而异,或木或石,不害其方之相合也。尽类犹方也,旧本“一方尽类”并作“一方貌尽”,“合”作“台”,“尽类犹方也”作“尽貌犹方也”。吴钞本下“貌”字作“貌”。张云:“‘台’当为‘召’。”王引之云:“当作‘一方尽类,或木或石,不害其方之相合也。俱有法而不异,尽类犹方也’。一方尽类者,一同也,言同具方形则其方尽相类也。隶书‘类’‘貌’相似,故‘类’误为‘貌’,又误倒于‘尽’字上耳。或木或石,不害其方之相合也者,言物之方者,虽有方木、方石之异,而不害其方之彼此相合也。作‘台’者,字之误耳。俱有法而不异,尽类犹方也者,言其法同,则彼此尽相类,亦犹方与方之尽相类也。传写者上下错乱,又脱‘不’字耳。一方尽类云云,则《经·下》所谓‘一法者之相与也,尽若方之相合也’。”案:王校改“貌尽”并为“尽类”,“台”为“合”,是也,今并据正。《吕氏春秋·别类》篇云“小方大方之类也”,即此“一方尽类”之义。但“俱有法而异”句,似不必移。盖上言“一方尽类”,明其方之同。下言“俱有法而异”,明同方之中仍有异也。“尽类犹方也”,犹与由通,言其所以尽相类者,由于同方也。物俱然。此释《经·下》“一法者之相与也尽,若方之相合也,说在方”。“尽”下亦当有“类”字。

  
牛狂与马惟异,张云:“‘牛狂’当作‘狂牛’。”俞云:“‘狂’与‘惟’皆‘性’字之误。”案:张校非是,俞校以“狂”为“性”是也。《吕氏春秋·壅塞》篇云“牛之性不若羊,羊之性不若豚”,高注云“性犹体也”。俞谓“惟”亦为“性”,则非。以《公孙龙子》校之,当作“牛性与马虽异”。“虽”,公孙龙书作“唯”,并与“惟”通。言牛马性虽异,然其所以异者,不在齿与尾也。详后。以牛有齿,句。马有尾,句。说牛之非马也,不可。俞云:“此言牛性与马性异,非徒以牛有齿马有尾为别也。”是俱有,张云:“牛亦有尾,马亦有齿。”诒让案:《大戴礼记·易本命》云“戴角者无上齿,无角者膏而无前齿”,盖牛有下齿,马有后齿也。《公孙龙子·通变》篇谓牛无尾者,以其有尾而短耳,非实无尾也。不偏有偏无有。句。卢云:“当有‘牛’字。”“之与马不类,句。用牛有角旧本“角”上脱“有”字,卢云:“‘用牛’当为‘牛有’。”王引之云:“‘用’非误字,用者以也,以牛有角马无角,说牛与马之不类,故云‘曰牛与马之不类,用牛有角马无角也’。下文‘若举牛有角,马无角,以是为类之不同也,是狂举也’。以,亦用也。上文‘以牛有齿,马有尾,说牛之非马也,不可’,文义亦同,则‘用’非误字可知。但可云‘用牛’下脱‘有’字耳。”案:王校是也,张校同,今据增。马无角,句。是类不同也。”若举牛有角马无角以是为类之不同也,是狂举也。《公孙龙子》亦有正举狂举之文。以意求之,盖以举之当者为正,不当者为狂。此书经说通例,凡是者曰正,曰当,非者曰狂,曰乱,曰誖,义与公孙龙书略同。此疑当作“以是为类之同也,是狂举也。”今本涉上文而衍一“不”字,则不得为狂举矣。犹牛有齿,马有尾。或不非牛而非牛也,此言有齿之兽与牛相类,或不得谓非牛,而实非牛也。若《尔雅·释兽》牛属犘牛、犦牛之类。则或非牛或牛而牛也,可。疑当作“则或非牛而牛也,可”。言或有非牛而与牛相类,则亦可谓之牛也。故曰“牛马非牛也”,未可,此言兼举牛马,则不得谓非牛,犹《公孙龙子》云“羊言牛非马”。张云:“曰牛马,岂得非牛。”“牛马牛也”,未可。此亦兼举牛马,既兼有马,则又不可竟谓是牛。张云:“曰牛马,岂得谓牛。”则或可或不可,而曰“牛马牛也未可”亦不可。言可不可两说未定,则竟斥谓牛马之为牛者未可,亦非也。张云“有可者,今但言未可,是亦不可,三皆不辩其兼,故不可”。且牛不二,马不二,而牛马二。前云数牛数马,则牛马二;数牛马,则牛马一。则牛不非牛,张云:“专牛则牛。”马不非马,张云:“专马则马。”而牛马非牛非马,句。无难。张云:“兼牛马,则非牛非马,是则无可难矣。”案:张说是也。此即经云“说在兼”之义。《荀子·正名》篇云“‘有牛马非马也’,此惑于用名以乱实者也”。《公孙龙子·通变》篇云“牛与羊唯异,羊有齿,牛无齿,而牛之非羊也、羊之非牛也,未可。是不俱有而或类焉。羊有角,牛有角,牛之而羊也、羊之而牛也,未可。是俱有而类之不同也。羊牛有角,马无角,马有尾,羊牛无尾,故曰羊合牛非马也。非马者,无马也。无马者,羊不二,牛不二,而羊牛二,是而羊而牛非可也。若举而以是,犹类之不同。若左右,犹是举。牛羊有毛,鸡有羽。谓鸡足一,数足二,二而一故三;谓牛羊足一,数足四,四而一故五。牛羊足五,鸡足三,故曰牛合羊非鸡。非,有以非鸡也。与马以鸡宁马,材不材,其无以类,审矣!举是谓乱名,是狂举”,即此书之义。但两书文义皆穴复奥衍,不可尽通耳。依张、杨说,此释《经·下》“狂举不可以知异,说有不可。牛马之非牛,与可之同,说在兼”。

  
彼,句。正名者彼此,谓言当其名。彼此可。句。彼彼止于彼,张云:“定彼为彼。”此此止于此,张云:“定此为此。”诒让案:此谓彼此之名有定,故可。彼此不可。句。彼且此也,疑当云:“彼且此也,此亦且彼也。”此谓彼此之名无定,故不可。彼此亦可。此言彼此在有定无定之间。张云:“统言彼此,则彼亦此,故可。”彼此止于彼此,若是而彼此也,则彼亦且此此也。“此”字,吴钞本不重。张云:“定以为彼此,则我此此而彼彼,彼亦且此此而彼彼,故不可。”案:张说未塙。此似申上彼此亦可之义。疑当作“则彼亦且此,此亦且彼也”。今本脱三字。《公孙龙子·名实》篇云“正其所实者,正其所名也。其名正则唯乎其彼此焉。谓彼而彼不唯乎彼,则彼谓不行;谓此而此不唯乎此,则此谓不行。其以当为当也,不当而乱也。故彼彼当乎彼,则唯乎彼,其谓行彼,此此当乎此,则唯乎此,其谓行此。其以当而当也,以当而当,正也。故彼止于彼,此止于此,可。彼此而彼且此,此彼而此且彼,不可”,即此章之塙诂。又《庄子·齐物论》篇云“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亦因彼”,又云:“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亦与此义略同。毕云:“已上释《经·下》‘循此与彼此同,说在异’。”案:经有讹。

  
唱无过,即下云“唱而不和”。“过”,疑当作“遇”,遇与偶通,下同。无所周,疑当为“用”之误。谓所唱不足用,即唱而不和之意。若粺。当为“稗”,《说文·禾部》云“稗,禾别也”。此喻无所用,若荑稗。和无过,即下云“和而不唱。”使也,谓人不唱使然。不得已。明非和者之过。唱而不和,是不学也。唱者为教,则和者为斆,故不和为不学也。智少而不学,必寡。“必”上有脱文。杨云:“疑脱‘功’字。”和而不唱,是不教也。智而不教,毕云:“‘智’下当有‘少’字。”诒让案:疑当作“智多而不教”,与上文“智少而不学”正相对。功适息。张云:“我有知而不以告人,则功息绝矣。”使人夺人衣,罪或轻或重;使人予人酒,或厚或薄。句首疑脱一字。此盖喻不和不唱之无功。依张、杨说,此释《经·下》“唱和同患,说在功”。

  
闻在外者,所不知也。谓在外而闻有人在室,不知其人若何。或曰“在室者之色若是其色”。言告以在室者之色,与在外者相若。是所不智若所智也。以下智并与知同。所不知,谓在室者;所知,谓在外者。犹白若黑也,若,犹与也,《仪礼·燕礼》云“幂用绤若锡”。言问其色白与黑。谁胜?胜,犹言当。上文云“当者胜也”。谓两举白黑,未知孰胜。是若其色也。“是若”疑到,言告以色若是。若白者必白。今也智其色之若白也,故智其白也。张云:“若正而言之,色若此白者,彼物必白,则知其色之若白,可以知其白矣。”

  
夫名以所明正所不智,“名”,吴钞本作“明”,误。张云:“正物名。”不以所不智疑所明。句。若以尺度所不智长。言以所明正所不知,若不知物之长,而以尺度之也。毕、张并读“长外”为句,大误。外,句。亲智也;句。室中,句。说智也。此与《经说·上》云“知,方不〈广章〉,说也。身观,亲也”,义同。言在外之色为亲见而知,以室中之色若在外之色,则闻人之说而后知也。毕云:“已上释《经·下》‘闻所不知若所知,则两知之,说在告’。”

  
以誖,以誖,犹言以为誖。誖即非也,与下“以当”文义正相对。不可也。言以人之言为誖者,必其言之不可信者也。出入之言可,以下文校之,“出入”当作“之人”,形近而误。是不誖,则是有可也。有可信者,即不得尽斥为誖。之人之言不可,句。以当,句。必不审。“审”,疑亦当作“当”。言以不可为当,是必不当也,此即《公孙龙子》“以当为当,不当而乱”之义。依张说,此释《经·下》“以言为尽誖,誖,说在其言”。

  
惟,句。谓是霍可,“惟”,当依经作“唯”。“霍”,疑亦“虎”之误,下并同,说详前。唯,应辞也,此言假物为名,若谓之为虎也,而彼应之曰唯,则可。上文云“惟是当牛马”,彼“惟”亦“唯”之假字,与此义可互证。经以非名为不可,明是名则可。《庄子·寓言》篇云“与己同则应,不与己同则反。同于己为是是,异于己为非非”。而犹之非夫霍也,言彼虽非真虎,而既唯我所谓,则是谓之可者也。谓彼是是也。谓所谓与其名相应。不可谓者,毋惟乎其谓。言凡不可谓者,必无人唯我之所谓。彼犹惟乎其谓,句。则吾谓不行。当作“则吾谓行”,此衍一“不”字。彼若不惟其谓,句。则不行也。此即《公孙龙子》“谓彼而彼不唯乎彼,则彼谓不行;谓此而此不唯乎此,则此谓不行”之义。依张说,此释《经·下》“唯吾谓非名也,则不可,说在仮”。

  
无南者,卢云:“‘南’当读如‘难’,上下文俱有无难之语。”案:卢说非也。张读属上节,亦误。此南即指南方。无南,犹言南无穷也。古者中国所治地,南不尽南海。又天官家不知有南极,故于四方独以南为无穷。《庄子·天下》篇“惠施曰南方无穷而有穷”。盖名家有持此义者。有穷则可尽,句。无穷则不可尽。句。有穷无穷未可智,智与知同,下并同。则可尽不可尽不可尽毕云:“此三字疑衍。”未可智。“可”,吴钞本作“有”,误。人之盈之否未可智,次“之”字疑衍。谓人在四方,盈否未知。而必人之可尽句。不可尽亦未可智。当作“人之可尽不可尽亦未可智”。此涉上文而脱“人之可尽”四字。而必人之可尽爱也,疑当作“而必人之不可,尽爱也”,今本脱“不”字。尽爱,即兼爱之说。故经云“无穷不害兼”。誖。言持此论者不可也。盖谓人不可尽爱,则有害于兼爱之说,故墨子非之。人若不盈先穷,“先”当作“无”,亦“无”之误。则人有穷也。谓人若不能盈无穷,既不能盈,则是有穷也。尽有穷无难。张云:“我爱尽于有穷,不足以难兼也。”盈无穷,句。则无穷尽也,谓人若盈无穷,则无穷既可盈,即界有尽也。尽有穷无难。以上六句,皆难“人不可尽爱”之说。依张说,此释《经·下》“无穷不害兼,说在盈否知”。

  
不二智其数,张云“‘二’衍”。案:疑当为“不一一”。〔本站编注:此“二”,或是省略符号,为前“不”字重复之略。〕恶智爱民之尽文也?“文”,当作“之”,下同。吴钞本重“尽”字,衍。张云“文衍”,非。或者遗乎其问也?“问”,旧本讹“门”,今据道藏本正。言虑所问有所遗忘,则虽爱民不能尽其数。张云“‘门’‘问’皆‘明’字之讹”,非是。尽问人则尽爱其所问,言于心无不爱。若不智其数而智爱之尽文也,无难。依张说,此释《经·下》“不知其数而知其尽也,说在明者”。案:“明”疑即“问”之误。

  
仁,仁爱也。张校谓次“仁”字衍,今案首“仁”字疑述经为目,则无衍文。又疑或当作“仁,爱人也”。古人、仁字通。义,利也。爱利,句。此也。言爱利心在于己,明其同在内。所爱所利,句。彼也。言所爱所利惠加于人,明其同在外。爱利不相为内外,张云:“俱内。”所爱利亦不相为外内。吴钞本作“内外”。张云:“俱外。”其为仁内也,义外也,为、谓字通。此见孟子公孙丑篇告子语,管子戒篇亦云“仁从中出,义由外作”。举爱与所利也,偏举所爱之在此,故云内。偏举所利之在彼,故云外。是狂举也。详后。若左目出右目入。旧本脱“出”字,今据道藏本、吴钞本补。“若”,吴钞本作“〈尸立〉”,误。此亦狂举之类。张云:“仁义之于人,若二目不可分外内”。案:张说是也,但其本亦脱“出”字,又读“入”字属下“学也”,并误。依张说,此释《经·下》“仁义之为外内也,内,说在仵颜”。经亦有误。

  
学也,以为不知学之无益也,故告之也,是。张云:“告,教也。以学也故教,是也。”使智学之无益也,智亦与知同。是教也,以学为无益也教,誖。此言学或有益或无益,故教亦有是有否,否则誖矣。张云:“使知学之无益也而教,则是以学之无益教矣,则誖也。”案:张说是也。依彼说,此释《经·下》“学之益也,说在诽者”。案经“益”上当有“无”字,“诽”疑“誖”之误。

  
论诽,谓诽议人,宜论其所诽之当否。诽之可不可,句。以理之可诽,张云:“当为‘非’。”虽多诽,句。其诽是也;句。其理不可非,王校作“诽”,未塙。虽少诽,句。非也。王引之云:“当作‘论诽之可不可,以理之可诽不可诽。理之可诽,虽多诽,其诽是也;其理不可诽,虽少诽,非也’。今本‘论诽’下衍‘诽’字,‘以理之可诽’下脱‘不可诽理之可诽’七字,‘其理不可诽’‘诽’又讹作‘非’。”案:审校文义,似无脱误,王校并未塙。今也谓多诽者不可,是犹以长论短。言诽有可否,不容概以多诽者为非,若短长各有所宜,不可相论也。依张说,此释《经·下》“诽之可否,不以众寡,说在可非”。

  
不诽,依经当作“非诽”,谓非其好诽议人者。非己之诽也。言斥诽者之非,是谓非诽。不非诽,句。非可非也。即上云以理之可非。不可非也,谓人实有非而我非之,是非其所可非也。我所非自当,则人不可斥我为非矣。是不非诽也。言凡诽人,而或议其非者,为其有妄诽,实有可非也。若所诽不妄,则不可非,是不当非其所诽也。依张说,此释《经·下》“非诽者谆,说在弗非”。“谆”,“誖”之误。

  
物,甚长甚短,句。莫长于是,张云:“故曰甚长。”莫短于是,张云:“故曰甚短。”是之是也,是,即“莫长于是,莫短于是”之是。张云:“如是者是甚也。”非是也者,莫甚于是。言若非是者,则不得为甚长甚短。“莫甚”上,疑脱“非”字。张云:“非是者,莫得以为甚。”案:张说未塙。依杨说,此释《经·下》“物甚不甚,说在若是”。

  
取高下以善不善为度,不若山泽。句。处下善于处上,句。下所请上也。“请”,当作“谓”。言因下见上,则所谓上者,但微高于下而已,不必如山与泽之高下县绝。《庄子·天下》篇“惠施曰:天与地卑,山与泽平”,《荀子·正名》篇亦云“山渊平”,并此意也。此释《经》“取下以求上也,说在泽”。

  
不是,此约举经文为目。不,读如否。是则是且是焉。今是文于是,而不于是,“文”,当作“之”,下并同。“不”下亦当有“之”字。故是不文。是不文则是而不文焉。今是不文于是,而文与是,此句与上云“今是文于是而不于是”句正相对,则“而文与是”当作“而是文于是”。“是文”,皆即“是之”之误。上文“而不于是”又当作“而不之于是”。传写互有脱字耳。故文与是不文同说也。此节文讹脱难通,参互推校,大意以是与不对举,是文与不文对举。凡不字并当读为否,“文”字疑并“之”字之误。余并未详。依张、杨说,此释《经·下》“是是与是同,说在不州”。经亦有脱误。


   ①原作“言”,据上文文义改。
   ②“狗马”,《经·下》作“狗犬”,孙引误。

 

〔共15卷存53篇〕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上一頁 下一頁
 
  

  

 
 
子夜星网站

Personal Website.  Created by Midnight Star .Copy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