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子夜书案 >> 古代汉语知识 >> 〔古代文献知识〕古籍的句读和校勘 第三节 古籍的校勘·校勘的必要性
  


〔古代文献知识〕

古籍的句读和校勘
 
根据洪波著《古代汉语教程》整理编辑 仅供参考

 


一、校勘的必要性


  我国许多古书流传年代久远,屡经传写、刊刻,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如篇简错乱,语句脱落,文字讹夺,衍文增句等等,这样就会改变古籍字句文义的本来面貌,导致古籍严重失真。如汉代淮南王刘安撰写的《淮南子》,经清代著名训诂学家王念孙校勘,校订出文字上的错误(包括衍、脱、倒、讹、失韵等)共64类900余条。难怪王氏慨叹道:“嗟乎!学者读古人书,而不能正其传写之无,又取不误之文而妄改之,岂非古书之大不幸乎?”(《读书杂志·淮南内篇第二十二》)又如清代胡克家翻刻元刊本《资治通鉴》,有人把它和宋本对照校订,发现其中正文脱、衍、讹、倒的总共在万字以上,仅脱字一项就有5200余字(章鈺《胡刻通鉴正文校宋记》)。另一方面,统治者出于政治的需要,往往在编刻古书时也肆意篡改原文。鲁迅曾指出:“清朝的考据家有人说过:‘明人好刻古书而古书亡’,因为他们妄行校改。我以为这之后,则清人篡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因为他们变乱旧式,删改原文。”(《且介亭文集·病后杂谈之余》)因此,注译古文一定要选择比较好的本子做底本,认真校勘,否则就难免出现读不懂或不能正确理解其内容的情况,如果发表出去,还会以讹传讹,贻误后学。

  校勘,又称“校雠”。校是校对,勘是订正错误。所谓校勘,是指用某一部书的不同版本或用与该书有关的资料互相比较核对,考订文字异同,审定其是非,力求准确地恢复古籍原文的本来面目。我国古书校勘工作起源很早,到了汉代已经成了一种专门的工作,西汉末年的刘向就曾校阅群书,撰成我国第一部目录学著作《别录》。历来治学严谨的学者都非常重视古书的校勘,清代的乾、嘉之际尤为盛行,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在这方面成就最大,考校最精,王念孙的《读书杂志》一书集中反映了他们的成就。在王念孙以后,俞樾的《古书疑义举例》和《诸子平议》、孙诒让的《札迻》,在这方面都续有发明。现代许多著名的学者也都非常重视古书的校勘工作。
 


〔共15頁〕 1 2 3 4 5 6 7 8 9 上一頁 下一頁

 
 
  

子夜星网站
Personal Website.  Created by Midnight Star .Copy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