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块石碑抬出《兰亭序》真假之谜〔文/陶梦清〕  --- 子夜星网站
 
 
 
  
·主页 >> 子夜书案 >> 《兰亭序》真伪论辩 >> 两块石碑抬出《兰亭序》真假之谜


   

 

两块石碑抬出《兰亭序》真假之谜

 


文/陶梦清 2012年03月14日 子夜星网站整理编辑

 

  大家都知道,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所写,然而,1965年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却石破天惊地提出:《兰亭序》并非王羲之所写!此言一出,学术界一片震惊,作为史学界泰斗的郭沫若何出此言呢?原来,一切都因为南京出土的两块墓志。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城郊附近遍布着许多六朝世家的家族墓地。“旧时王谢堂前燕”里的“王谢”两大家族的墓地,就在其中。“王”指的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家族,“谢”指的是东晋宰相谢安的家族。

  1965年1月19日,《王兴之夫妇墓志》出土于南京市燕子矶人台山。据专家考证,王兴之是王羲之的堂弟,比王羲之小三岁,两个人还曾经在一起共过事。

  《王兴之夫妇墓志》两面刻字,一面为王兴之墓志,内容为:“君讳兴之,字稚陋。琅耶临沂都乡南仁里……”另一面为王兴之夫人墓志,内容为:“命妇西河界休都乡吉迁里,宋氏名和之,字秦嬴,春秋卅五……”从墓志上可知,王兴之死于公元341年。从志文的口气看,墓志可能是王兴之的同胞兄弟所书。

  墓志磨光平整,划有界格,刻工精细,分别刻于公元340年和公元348年。墓志共13行,每行10个字,字形方正,结体紧密,笔画挺直,被专家称为“方笔隶书”。其书风棱角分明,犹如刀削斧劈状,有着稚拙厚重的显著特征。

  1964年9月10日,《谢鲲墓志》出土于南京中华门外戚家山的一座残墓中。专家考证,谢鲲是谢安的伯父,东晋初年的名士。他的墓志立于公元323年11月。墓志长60厘米,宽16.5厘米,厚11厘米,质地为花岗石。志文共4行,每行17字,最末一行少一字,共67个字。

  可惜墓志出土时,横腰被推土机挖去了几个字,专家根据大意补充如下: “晋故豫章内史,陈国阳夏,谢鲲幼舆,以泰宁元年十一月廿八亡……”

  《谢鲲墓志》是发现的东晋墓志中最早的一块,字体扁方,笔画舒展自然,撇与捺的收笔向上翻挑。刻工精妙,用笔遒劲,笔体较多地保留了汉代隶书质朴的气息。

  王谢家族的这两块墓志相继出土后,很快引起了史学界泰斗郭沫若的注意。他把两块墓志与王羲之的《兰亭序》反复对比,结合自己多年的研究经验,提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论断:《兰亭序》根本不是王羲之所写的。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市观娥乡沙湾镇,现代著名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他学识渊博,喜欢立一家新说,做史学上的翻案文章,如为曹操、武则天等历史人物翻案等。

  1965年6月,郭沫若看到王谢家族出土的两块墓志后,经过研究论证,很快撰写出《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一文。文章在《文物》杂志上发表后,随后被《光明日报》连载。在这篇长达两万多字的论著中,郭沫若提出了一个大胆论断: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并非王羲之所写!而是王羲之第七代孙--智永和尚伪造的。

  此论一出,立即在学术界引起震动。然而,介于郭沫若在史学界的地位,很多专家虽然不同意郭沫若的论断,却缺乏公开撰文与郭沫若论争的勇气。只有江苏省文史馆的馆员高二适写了一篇《〈兰亭序〉的真伪驳议》,文中引证大量文献和法帖资料,针锋相对地提出:“《兰亭序》为王羲之所作是不可更易的铁案”。

  高二适,江苏东台人,他擅长草书,其书法狂放恣肆,自具一格。性情耿直的高二适,写出批驳郭沫若论点的文章后,便把文章寄给了《光明日报》,谁知稿件却被退了回来。高二适于是请自己的老师章士钊把文稿转呈毛泽东,以求得到公正对待。

  毛泽东一生喜欢《兰亭序》,并时常背诵和临摹,他也觉得世传《兰亭序》并非王羲之真迹,所以对《兰亭序》的真假问题非常关注。两天后,毛泽东给章士钊回信说,希望对《兰亭序》的真假问题展开争论。与此同时,毛泽东还给郭沫若写了封信,提出“笔墨官司,有比无好。”

  郭沫若收到毛泽东的信后,当天就约见《光明日报》总编辑,建议在报纸上组织讨论。很快,高二适的《〈兰亭序〉的真伪驳议》于1965年7月23日在《光明日报》的“兰亭论辩”栏目见报。

  这篇与郭沫若唱“对台戏”的文章发表后,立即在学术界引起一场激烈的“兰亭论辩”。短短半年时间,全国各报刊上发表的论辩文章有几十篇之多。支持郭文观点的有著名学者启功、赵万里、史树青等人;支持高二适观点的,有唐风、严北溟、商承祚等人。

  如今,高二适和郭沫若两位学者都已经相继作古了。他们当年的那场“兰亭论辩”,因为谁也无法说服谁,到今天也没有一个确定的结果。那么,《兰亭序》是真是假?论辩的双方,又是谁对谁错呢?

  事实上,郭沫若并非第一个怀疑《兰亭序》真假的学者。清代乾隆年间,就有一位名叫赵魏的学者首先提出,王羲之的字不可能像《兰亭序》那样,应该更有古意一些。到清朝末年,广东书画家李文田对此也心存疑问。

  李文田认为,古人评价王羲之,说他“龙跳天门,虎卧凰阙、铁画银钩”,如果是王羲之的真迹,应该像“虎卧凰阙”那样古拙才对。但你看《兰亭序》的书法,那么儒雅漂亮,哪里找得到这样的影子?

  然而,千余年来,《兰亭序》作为“天下第一行书”,人们对于它的真假深信不疑。清代赵魏和李文田的疑虑,在当时听来太过微小,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

  然而在1965年,郭沫若看到南京出土的两块王谢家族墓志,发现墓志上的字体非常古拙,带有浓厚的隶书笔意,与同时代创作的《兰亭序》的行书笔意大不相同,他立刻想起了赵魏和李文田对《兰亭序》真假的怀疑。

  经过一翻研究,郭沫若认为“天下的晋书都必然是隶书”,由此他大胆得出结论:行书《兰亭序》“既不是王羲之的原文,更不是王羲之的笔迹”。在这个基础上,郭沫若进一步推论:《兰亭序》的文章和墨迹,都是王羲之的第七代孙—智永和尚写的稿本。

  专家分析,郭沫若的论点不够严谨。例如,他把晋朝墓志和石碑上的字跟手稿里的字体相对比,这种比法是行不通的。因为古人写正式文字,用的是正式书体,而手稿里的字,隶书的笔意可能相对就会少一些,甚至没有,所以他比较的对象就不对。另外,他大胆怀疑《兰亭序》是智永伪造的,也是毫无根据的推断。

  然而,郭沫若的思路并非完全不对,按照他的论述,把《兰亭序》和王羲之的其他行书作品放在一起比较,就会看到郭沫若所说的“笔意字体上的截然不同”。

  从王羲之存世的行书作品中,找到一些公认的比较可靠的王羲之真迹,如《丧乱帖》、《孔侍中帖》和《平安秋载奉橘帖》等等,把这些书法与《兰亭序》放在一起比较,稍有书法常识的人,都可以看出他们在味道和风格上的不同特点。所以《兰亭序》并非不可怀疑,这个问题还可以继续研究下去,只不过应该换一个角度。

  轰动一时的“兰亭论辩”,虽然并没有分出谁对谁错,却为学术界带来了百家争鸣的新气象。1973年3月,文物出版社收集了有关“兰亭真伪”之争的18篇文章,编纂成《兰亭论辩》一书。里面汇集了许多关于兰亭的重要文献资料,为研究王羲之和《兰亭序》留下了一笔宝贵的遗产。

  关于《兰亭序》真假的论辩,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兰亭序》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其实,《兰亭序》不管是不是王羲之书写的,它的文字和书法之美,都已经深入人心,不可变更。而由《兰亭序》所衍生的兰亭文化,也成为中国所特有的一种传统文化,被天下华人所喜爱。


  --- 相关资料 ---

  现代·陶梦清 (1976-)

  陶梦清,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编辑。生于1976年,河北衡水人,1999年毕业于山西财经大学。擅长文史类、人物类文章的写作,曾供职于《都市生活周刊》、《北京电视周刊》、《人物周刊》等媒体。

  

 

 

  
子夜星网站
Personal Website. Created by Midnight Star .Copy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