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古典文选 >> 苏秦始将连横 [《战国策》选篇]


 
  

苏秦始将连横

 《战国策》选篇

注释/璞如子 子夜星网站整理编辑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2>:“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3>,北有胡貉、代马之用<4>,南有巫山、黔中之限<5>,东有肴、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6>!”

  秦王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7>;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8>。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9>,愿以异日<10>。”

  苏秦曰:“臣固疑大王之不能用也。昔者神农伐补遂<11>,黄帝伐涿鹿而禽蚩尤<12>,尧伐驩兜<13>,舜伐三苗<14>,禹伐共工<15>,汤伐有夏<16>,文王伐崇<17>,武王伐纣<18>,齐桓任战而伯天下<19>。由此观之,恶有不战者乎?

  “古者使车毂击驰<20>,言语相结<21>,天下为一,约从连横<22>,兵革不藏;文士并饬<23>,诸侯乱惑,万端俱起,不可胜理;科条既备,民多伪态<24>;书策稠浊,百姓不足<25>;上下相愁,民无所聊<26>;明言章理,兵甲愈起;辩言伟服<27>,战攻不息;繁称文辞<28>,天下不治;舌弊耳聋<29>,不见成功;行义约信,天下不亲<30>。于是乃废文任武,厚养死士,缀甲厉兵,效胜于战场。

  “夫徒处而致利<31>,安坐而广地?虽古五帝、三王、五伯<32>,明主贤君,常欲坐而致之,其势不能,故以战续之。宽则两军相攻,迫则杖戟相撞,然后可建大功。是故兵胜于外,义强于内;威立于上,民服于下。今欲并天下,凌万乘,诎敌国,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33>。今之嗣主,忽于至道,皆惛于教,乱于治,迷于言,惑于语,沈于辩,溺于辞。以此论之,王固不能行也。”

  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34>,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羸縢履蹻<35>,负书担橐<36>,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喟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37>,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

  于是乃摩燕乌集阙<38>,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39>,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镒<40>;以随其后,约从散横<41>,以抑强秦。

  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42>。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苏秦之策<43>。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战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于兄弟。夫贤人在,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故曰:式于政,不式于勇;式于廊庙之内,不式于四境之外<44>。当秦之隆,黄金万镒为用,转毂连骑,炫熿于道,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45>。且夫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椦枢之士耳<46>。伏轼撙衔,横历天下,廷说诸侯之王,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能伉<47>。

  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跪自拜而谢<48>。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49>”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50>。”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


  【注释】

  <1>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或秦汉间人编纂的一部国别体历史书。记事起于战国初,至六国灭亡时止,共约245年,包括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计12策。原名《国策》《国事》《短长》等。原作者不详,后经汉代刘向整理改编,定名为《战国策》,共33篇。
  <2> 苏秦:字季子,东周洛阳人,少年时和张仪同学于齐。他策划联合六国抗秦,后被破坏,齐、魏共同伐赵,赵王责备苏秦,苏秦要求赵王派他去联合燕国。后又为燕国作间谍到齐国,骗取齐王的信任,最后在齐国被杀。秦惠王:秦国的国君,名驷。
    “连横”──秦处于西,六国在东,且六国土地南北相连。若六国联合结盟抗秦,则称“合纵”;若秦国从西向东收服诸国,则称为连横。张仪曾经游说六国,让六国共同事奉秦国,即称“连横”。苏秦初始游说“连横”,想得到秦的重用,不料遭遇秦王冷遇,因而怀恨在心,以致有了后来的“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此处的“连横”,是有具体所指,而下面的“约纵连横”,属泛指。
  <3> 巴、蜀:今四川省地区。巴,以重庆为中心的川东地带;蜀,以成都为中心的川西地带。汉中:今陕西省南部地区。
  <4> 貉:兽名,皮可制裘。代马:今山西省北部代县等地所产的马。
  <5> 限:古籍中通“险”,险隘。
  <6> 请奏其效:请:请允许(我)……。奏:恭述、奏明。效:效验,验证。但文中此句又可作另番理解,即“其”为语气助词,“效”,代指为秦王效力的见解或策略。
  <7> “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 ── 通常注称:文章,法令也,指国家法令;诛罚,杀罚也,指刑罚实施。
  <8> “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 ── “政教”,这里指国政方面的教化或主张,“不顺”,不合时宜,行不通,有阻力。
  <9> 俨然:矜庄貌,郑重其事地。庭教之:庭上指教。
  <10> 愿以异日:希望改日再领教。
  <11> 神农:即炎帝名号。 补遂:部落名。
  <12> “黄帝伐涿鹿而禽蚩尤” ── 黄帝:古帝名,号轩辕氏,建国于有熊。 涿(zhuō)鹿:山名,在今河北省涿鹿县西南。蚩尤:九黎部落之酋长,与黄帝作战,为黄帝所诛。
  <13> “尧伐驩兜” ── 尧:古帝名,姓姬,名放勋,国号唐。传位于舜。 驩(huān)兜:尧臣,因作乱被放逐。
  <14> “舜伐三苗” ── 舜:古帝名,姓姚,名重华,国号虞。传位于禹。三苗:即古代的苗族,在今湖南省溪洞一带。
  <15> “禹伐共工” ── 禹:古帝名。本舜臣,治水有功,受舜禅,即帝位,国号夏。共工:古之水官名,极横暴,为禹所放逐。
  <16> “汤伐有夏” ── 汤:商朝开国的王,本为夏朝诸侯。夏王桀无道,汤起兵攻桀,建立商朝。有夏:指夏王桀。古时于朝代上加“有”,有夏即夏朝。
  <17> “文王伐崇” ── 文王,即周文王:姓姬名昌,殷纣时为西方诸侯首领,又称西伯。崇:国名,崇侯虎,助纣为恶,为文王所诛。
  <18> “武王伐纣” ── 武王,即周武王:文王之子,名发,灭纣后,即天子位,国号周。纣:即殷纣王,暴虐之君。
  <19> “齐桓任战而伯天下”── 齐桓:齐桓公,齐国国君,名小白。他联合诸侯,抵抗外族侵扰,为诸侯盟主。任战:即肯战。伯:同“霸”。霸天下,即为诸侯盟主。
  <20> “古者使车毂击驰”── 古者使:古代使臣;使,于此非作使动词。车辆来往奔驰,车毂互相撞击,形容车辆之多,奔驰之急。毂(gǔ),车轮中心突出部分。
  <21> “言语相结”── 商谈结盟。
  <22> “天下为一,约从连横”── 倒置句。约:约定; 从:此为古“纵”的通假字。 连:结交。南北曰纵,东西曰横;此处“约纵连横”属于泛指,古意为邦交、结盟于四方诸国之事。“约纵连横”另一层意思为:既邀约自己势力范围内的力量(或称为同盟),亦争取自己势力范围之外的力量。
  <23> “文士并饬”── 饬(shì),巧辨也。指各国使臣或文人说客均用巧饰的语言游说于诸侯之前。
  <24> “科条既备,民多伪态”── 科条:规章制度;伪态:虚伪态度,即非真心来履行。
  <25> “书策稠浊,百姓不足”── 书策:法令;“稠浊”:繁乱。“百姓不足”:百姓(却)很贫困。
  <26> “上下相愁,民无所聊”── 君臣上下相互仇怨,百姓无以聊生。
  <27> “辩言伟服”── 辨言:言辞巧辩;伟服:服装壮观。
  <28> “繁称文辞”── 繁称:称谓繁琐;文辞:美饰言辞。
  <29> “舌弊耳聋”── 弊,指疲困、劳累。“今三分天下,益州疲弊。(诸葛亮《出师表》)”。 喻指说得舌头疲累,听得耳朵发聋。
  <30> “行义约信,天下不亲”── 即便(你)行事仁义、诚信守约,天下也无人(与你)亲近。
  <31> “夫徒处而致利”── 徒处:指置身空守,与下句“坐”,均谓不劳坐守。
  <32> “五帝、三王、五伯”── 五帝:一般指太昊、神农、黄帝、少昊、颛顼。三王:三代的王,指夏禹、商汤和周代的文王、武王。五伯:指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
  <33> “凌万乘……”句 ── 凌:凌驾、统帅; 诎(qū),屈服、使屈服; 制:整治; 臣:使臣服;
      元元:指百姓;子元元:即纳天下百姓为子孙。《後漢·班固傳》:元元本本。又百姓曰元元。
      《史記·文帝本紀》:以全天下元元之民。
  <34> “黑貂之裘弊”── 裘:皮衣。 弊:坏,坏损。
  <35> “羸縢履蹻”── 羸(1éi):通“累”,缠绕。 滕(téng):绑腿布;此“滕”应为“藤”的假借字。履:穿。蹻(qiāo):草鞋。此句大概意思为:扎系藤蔓,足穿草鞋。
  <36> 橐(dò): 袋子。
  <37> “乃夜发书陈箧数十”── 发:翻找。陈箧(qiè):陈旧的书箱、书篓。
     “得太公阴符之谋”── 太公:姓姜,名尚,周文王臣,佐武王伐纣。阴符:后人托名太公所著的兵法书。
  <38> “于是乃摩燕乌集阙”── 摩:接近、临近、逼近,此处意为“登上”。 燕乌集阙:宫阙名。燕鸟乌鹊汇集宫阙檐下,取名至雅,可惜已无从查考。 阙,另有解释为“塞”名,不敢恭维。
  <39> 赵王:赵肃侯,名语。 华屋:华丽殿堂。 抵掌而谈:抵掌,两人手掌相抵;喻交心而谈。
  <40> 革车:用皮革包裹装饰的车子;
     纯:古代量名,《淮南子·地形訓》里閒九純,純丈五尺。
     镒(yì),古代重量单位,合二十四两为一镒。百镒,古本亦有作百溢。
  <41> “约从散横”── 约:邀约、联合。 从:古代“纵”的通假字,此指同盟阵营。 散:离散、拆散。 横:此指非同盟阵营势力。
    (参见注释 <2>“连横”)
  <42> “关不通”── 函谷关内和关外的交通隔绝,指秦兵不能出函谷关。
  <43> “皆欲决苏秦之策”── “皆欲决……”,都想以……为决定。 策:谋略、主张。
  <44> “式于政,不式于勇;式于廊庙之内,不式于四境之外”── 式:用、取用、致力于。又楷模,表率。在此宜译为:标榜。
  <45> “当秦之隆,黄金万镒为用”整句── 当:匹敌、堪比、与抗衡。 隆:兴盛、兴旺。用:用度、费用、开销。 转毂连骑:滚滚军车战骑。 炫熿:光耀,炫耀。 从风而服:问风听服。大重:大受重视;大:大受、广受、深受;重:尊崇、重视。
  <46> “且”“夫”均为文言文句首助语词;“夫”前加“且”,加重语气,有“且说那……”之意。特:只是、仅此、不过。 穷巷掘门:居于贫穷巷子里,凿墙洞为门。《齐策》亦有“掘穴穷巷”句。桑户椦枢:桑户,引喻为贫穷的庄稼农户。 椦:古同“棬”,音quān,曲木做的饮器,如:杯棬,柳棬。 椦枢(或棬枢):木杯代用的门户枢座;指门的枢座磨坏了,便临时用木杯来代用,喻寒酸至极。
  <47> “伏轼撙衔”之句 ── 伏扶于车轼之上。伏:伏身;轼:古代车厢前扶手横木。撙(zǔn):勒,操控,控制,节制。衔:马嚼子,会意为供操制的缰绳。
     廷:通“庭”,殿庭。 说:说服,辨说。杜左右之口:让左右其余人等难以表述自己的言论;杜,禁阻,堵塞。 伉:古与抗同;对等、抗衡。
  <48> “父母闻之”字句 ── 清宫除道:清理房舍,洒扫街路。 张乐设饮:摆列乐队,设置酒宴。郊迎:郊外迎接。 蛇行匍伏:蛇样曲回匍匐前行;谢:谢罪、忏悔过失或罪过。
  <49> “前倨而后卑”── 先前傲慢而后来谦卑。倨:傲慢。 卑:谦卑。
  <50> “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 以:因为。 季子:年龄最小之子、少子。这里是嫂对小叔子的称呼。 位尊而多金:地位显赫而多有钱财。
  <51> “盖可忽乎哉”── 盖:古繁体为“蓋”,“蓋”古又作“盍(hé)”,与“何”同义。《禮·檀弓》:“子蓋言子之志于公乎。”《庄子·养生主》:“技盖至此乎?” 忽乎哉:忽,忽视,轻视;乎哉:语气助词,相当于今日的“啊,哦”。“盖可忽乎哉”意为:怎么可忽视啊!
    由此句观,苏秦亦金钱势利一小人耳!

  

 

 

  
子夜星网站
Personal Website. Created by Midnight Star .Copy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