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子夜书案 >> 古代汉语知识 >> 古代汉语虚词〔三〕 第二节 连词
  

 

古代汉语虚词〔三〕
 
根据洪波著《古代汉语教程》整理编辑 仅供参考

 


第二节 连词


  二、双向连词

  双向连词分布在单句的两个句法成分之间或复句的两个分句之间,起关连过递的作用。分布在单句的两个成分之间的双向连词可以称为句内双向连词,分布在复句的两个分句之间的双向连词可以称为句际双向连词。


  (一)句内双向连词

  句内双向连词有以下四种:(1)表示并列;(2)表示选择;(3)连接状语与谓语;(4)连接整数与余数。


  1、表示并列

  表示并列的句内双向连词常见的有“与”“及”“而”“且”“以”等。“与”“及”一般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词性成分,表示并列关系。例如:

  (1)子罕言利仁。(《论语·子罕》)
  (2)夫弗及而忧,可忧而乐,忧而弗害,皆取忧之道也。(《左传·昭公元年》)
  (3)知可以战不可以战者胜。(《孙子·谋攻》)
  (4)吕后,妇人,专欲以事诛异姓王者大功臣。(《史记·卢绾列传》)
  (5)李延年,中山人也,父母及身、兄弟女皆故倡也。(《史记·佞幸列传》

  以上例(2)(3)“与”连接的成分字面上是谓词性的,但前一个例子“与”连接的成分作句子的主语,后一个例子“与”连接的成分作动词“知”的宾语,所以都是体词性的。

  “暨”“之”等也有同样的用法。例如:

  (6)东至海朝鲜。(《史记·秦始皇本纪》)
  (7)昔鬼侯鄂侯、文王,纣之三公也。(《战国策·赵策三》)按:“鬼侯之鄂侯、文王”意为“鬼侯与鄂侯、文王”。

  “而”“且”“以”连接两个谓词性成分,表示并列关系。例如:

  (8)乐伯左射马右射人。(《左传·宣公十二年》)
  (9)君子有酒,旨多。(《诗经·小雅·鱼丽》)
  (10)天大雷电风,禾尽偃。(《尚书·金縢》)

  “而”“以”有时也连接体词性成分。例如:

  (11)高祖为人,隆准龙颜,美鬚髯。(《史记·高祖本纪》)
  (12)闻善不善皆以告其上。(《墨子·尚同》)按:“善而不善”意思是“好的和不好的事情”。
  (13)赋《常棣》之七章卒。(《左传·襄公二十七年》)按:这句话的意思是:朗诵《诗经·小雅·常棣》这首诗的第七章和末章。

  “且”表示并列关系有时是“一边……一边”的意思,可以单用,也可以连用两个。例如:

  (14)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出。(《左传·宣公二年》)
  (15)战,连斗八日。(《史记·李将军列传》)


  2、表示选择

  表示选择关系的主要有“如”和“若”,可以翻译成“或者”。例如:

  (14)安见方六七十五六十而非邦也者?(《论语·先进》)
  (15)宗庙之事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论语·先进》)
  (16)其以丙子壬午作乎?(《左传·昭公十七年》)
  (17)愿取吴王将军头,以报父之仇。(《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18)天地开辟,人皇以来,随寿而死中年夭亡,以亿万数。(《论衡·论死》)

  “与”“且”有时也表示选择关系,可以翻译成“或者”。例如:

  (19)臣不知其思不思。(《战国策·秦策二》)
  (20)汉之圣者在高祖之孙曾孙也。(《史记·封禅书》)


  3、连接状语与谓语中心语

  连接状语与谓语中心语的有“而”和“以”。所连接的状语是表示状态、方式的谓词性词语或者是表示时间的词语,其中时间状语之后只用“而”连接。例如:

  (21)子路率尔对。(《论语·先进》)
  (22)夫如是,则四方之民繈负其子至矣。(《论语·子路》)
  (23)寘诸畚,使妇人载过朝。(《左传·宣公二年》)
  (24)樊哙侧其盾撞。(《史记·项羽本纪》)
  (25)吾十有五志于学。(《论语·为政》)
  (26)君子之泽,五世斩。(《孟子·离娄下》)——斩:断绝。
  (27)后五月秦孝公卒。(《史记·商君列传》)

  此外,“而”“以”有时也可以出现在介词结构中。例如:

  (28)由孔子来,至于今百有余岁。(《孟子·尽心下》)
  (29)余暨南属越,钱塘北属吴。(《论衡·书虚》)按:“余暨以南”犹“自余暨以南”;“钱塘以北”犹“自钱塘以北”。

  这种用法“以”比“而”出现得晚,汉代以后才有。


  4、连接整数与余数

  连接整数与余数用“有(读yòu)”。例如:

  (30)吾十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
  (31)割地而朝者三十六国。(《韩非子·五蠹》)


  (二)句际双向连词

  句际双向连词关连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按所关连的两个句子之间的语义关系,可以分为以下八类:


  1、接连贯关系的复句:即连词所连接的两个句子表示时间上先后相承的两个事件。常见的有“而”“乃”“则”“斯”“遂”“因遂”“而后”“既而”“已而”“然后”等,可以翻译成“然后”“而后”“于是”或“就”。例如:

  (1)见兔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四》
  (2)度我至军中,公入。(《史记·项羽本纪》)
  (3)弟子入孝,出悌。(《论语·学而》)
  (4)子路问:“闻行诸?”(《论语·先进》
  (5)吴师来,与之战,何患焉?(《左传·哀公八年》)
  (6)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yì)。”为母子如初。(《左传·隐公元年》)
  (7)楚服,因还袭蔡,曰:“余为天子伐楚,而蔡不以兵听从。”因遂灭之。(《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8)楚成王以商臣为太子,既而又欲置公子职。(《韩非子·内储说下》)
  (9)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梁惠王上》)
  (10)射者正己而后发。(《孟子·公孙丑上》)
  (11)(张仪)求见苏秦,苏秦乃诫门下不为通,又使不得去者数日。已而见之,坐之堂下,赐仆妾之食。(《史记·张仪列传》)


  2、连接并列关系的复句:常见的连词有“且”“而”“又”“亦”等,可以翻译成“并且”“而又”“又”。例如:

  (12)公语之故,告之悔。(《左传·隐公元年》)
  (13)汎爱众,亲仁。(《论语·学而》)
  (14)不敢输币,不敢暴露。(《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15)逢执事之不闲,而未得见;不获闻命,未知见时。(《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3、连接递进关系的复句:常见的有“且”“而”“乃”“而且”“而又”“况”“而况”“又况”“何况”“矧(shěn)”等(“何况”是汉代以后才出现的)。其中“且”“而”等可以翻译成“而且”,“况”“而况”“况于”“何况”等一般出现在让步进逼的递进复句中,可以翻译成“何况”。例如:

  (16)比及三年,可使有勇,知方也。(《论语·先进》)
  (17)君子博学而日参(三)省乎己,则知明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18)非独政之能,其姊者亦列女也。(《战国策·韩策二》)——政,聂政。列,通“烈”。
  (19)故知节用裕民,则必有仁义圣良之名,而且有富厚丘山之积矣。(《荀子·富国》)
  (20)过而不改,而又久之,以成其悔,何利之有焉?(《左传·宣公十七年》
  (21)蔓草犹不可除,君之宠弟乎?(《左传·隐公元年》)
  (22)父母之于子也,犹用计算之心以待之,而况无父子之泽乎?(《韩非子·六反》)
  (23)世主恣行,则中人将逃其君,去其亲,又况于不肖者乎?(《吕氏春秋·振乱》)
  (24)孟孙曰:“夫一麑而不忍,又何况于人乎?”(《淮南子·人间训》)


  4、连接目的关系的复句:即连词所连接的两个分句是行为与目的的关系。最常见的连词是“以”,也用“而”和“为”,可以翻译成“来”或“为了”。例如:

  (25)晋侯复假道于虞伐虢。(《左传·僖公五年》)
  (26)古之为关也,将御暴;今之为关也,将为暴。(《孟子·尽心下》)
  (27)量地而立国,计利畜民,度人力授事。(《荀子·富国》)
  (28)子产使尽坏其馆之垣纳车马焉。(《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29)君子创业垂统,克继也。(《孟子·梁惠王下》)


  5、连接选择关系的复句:常见的连词有“抑”“意”“意者”“且”“将”等,可以翻译成“还是”。例如:

  (30)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与之与?(《论语·学而》)
  (31)诚病乎?亦思乎?(《战国策·秦策二》)

  用“意者”,可以两个分句之前都用。例如:

  (32)意者秦王帝王之主也,君恐不得为臣,何暇从以难之;意者秦王不肖主也,君从以难之未晚也。(《吕氏春秋·不侵》)
  (33)王以天下为尊秦乎?尊齐乎?(《战国策·齐策四》)
  (34)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游大人以成名乎?(《楚辞·卜居》)


  6、连接条件关系的复句:即连词所连接的两个分句是条件与结果的关系,其中条件分句既可以是事实条件,也可以是假设条件。最常见的连词是“则”,此外还有“是”“乃”“斯”“而”“则是”等,可以翻译成“那么”。例如:

  (35)君子笃于亲,民兴于仁。(《论语·泰伯》)
  (36)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何如?(《孟子·梁惠王上》)
  (37)知彼知己,胜不殆;知天知地,胜可全。(《孙子兵法·地形》)
  (38)仁远乎哉?我欲仁,仁至矣。(《论语·述而》)
  (39)若野赐之,委君貺于草莽也,寡大夫不得列于诸卿也。(《左传·昭公元年》)
  (40)君子务本,本立道生。(《论语·学而》)
  (41)城入赵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42)不识王之不可以为汤、武,则是不明也。(《孟子·公孙丑下》)


  7、连接因果关系的复句:即连词所连接的两个分句是原因与结果的关系。用于这种复句中的双向连词比较多,常见的有“故”“以”“而”“乃”“是以”“是用”“是故”“以故”“因”“因是”“然则”等,可以翻译成“因此”“因而”“所以”。例如:

  (43)彼竭我盈,克之。(《左传·庄公十年》)
  (44)不谷不德而贪,遇大敌。(《左传·宣公十二年》)
  (45)夫贤人在天下服,一人用天下从。(《战国策·秦策一》)
  (46)秦王恐其破璧,辞谢固请。(《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4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
  (48)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稀)。(《论语·公冶长》)
  (4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礼记·学记》)
  (50)汉败楚,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西。(《史记·项羽本纪》)
  (51)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韩非子·五蠹》)
  (52)寡君惧,因是行也。(《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53)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然则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未足多也。(《商君书·更法》)


  8、连接转折关系的复句:即连词所连接的两个分句意义相反或相对。用以连接转折复句的连词常见的有“然”“而”“乃”“然而”“然则”“则”“即”“抑”“顾”“反”“更”“但”“还”“亦”等,可以翻译成“但是”“却”。例如:

  (54)夫虽无四方之忧,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国语·越语上》)
  (55)若圣与仁,则吾岂敢?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论语·述而》)
  (56)贫无谄,富无骄。(《论语·学而》)
  (57)不见子都,见狂且(jū)。(《诗经·郑风·山有扶苏》)
  (58)求牛名马,求马名牛,所求必不得矣。(《吕氏春秋·审分》)
  (59)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患秦兵之来。(《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60)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孟子·公孙丑下》)
  (61)夫贵为天子,富有天下,是人情之所同欲也。然则从人之欲,则势不能容,物品不能赡也。(《荀子·荣辱》)
  (62)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为主,大王为臣也。(《战国策·秦策一》)
  (63)若既得立,欲分吴国予我,我不敢望也。(《史记·伍子胥列传》)
  (64)人体欲得劳动,不当使极尔。(《三国志·魏书·方技传》)
  (65)以孔璋之才,不闲辞赋,而多自谓与司马长卿同风,譬画虎不成为狗者也。(《三国志·魏书·曹植传注》)
  (66)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于胜败哉!(《孙子兵法·虚实》)


  思考与练习

  一、什么是介词?古代汉语常见的介词有哪些?
  二、什么是连词?如何区分单向连词与双向连词?
  三、古代汉语单向连词可以分为几类?每类常见的有哪些词?
  四、古代汉语句际双向连词可以分为几类?每类常见的有哪些词?
  五、如何确定双向连词的功能?
  六、分析下列句子中介词“于(于)”字的用法,并将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季孙于鲁相三君矣。
  (2)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3)豕人立而啼。公惧,队(坠)于车。
  (4)今者臣来,过于淄上。
  (5)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6)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7)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
  (8)郑子产献捷于晋。
  (9)宋华元善于令尹子重。
  (10)伤人之言,深于矛戟。
  (11)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
  (12)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七、在下列语句的()中填入适当的介词或连词:

  (1)庞涓死( )此树之下。
  (2)盖孙颖,字宗敬,( )才学知名。
  (3)夏侯渊( )刘备战( )阳平。
  (4)子路,人告之( )有过,( )喜。
  (5)蝗螟,农夫得( )杀之,奚故?( )其害稼也。
  (6)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 )怯也。”
  (7)楚( )有富大之名,( )实空虚。
  (8)先生之方( )能是,( )太子可生也。
  (9)十人( )从一人者,宁力不胜、智不若耶?畏之也。
  (10)所欲,( )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11)( )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12)故君子敬其在己者,( )不慕其在天者,( )日进也。
  (13)( )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 )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14)自始合,( )有险,余必下推车。
  (15)今逐客( )资敌国,损民( )益雠;内自虚( )外树怨( )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共3頁〕 1 2 3 上一頁 返回目录

 
 
  

子夜星网站
Personal Website.  Created by Midnight Star .Copy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