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现代诗词 >> 俞平伯诗选集 >> 俞平伯小传


〔共1頁〕

俞平伯小传

 

资料收集整理于网络·仅供参考 子夜星网站整理编辑

 

  1900年1月8日,俞平伯出生在苏州一个书香世家。平伯是他的字,原名叫铭衡。俞平伯出生时,其母梦有僧登门化缘,意是高僧转世,故给他起乳名僧宝。俞平伯祖籍是浙江省德清县。德清县俞氏自清末以来就是大姓,近代著名的士林人物俞樾、俞陛云就是俞平伯的先人。

  俞樾是俞平伯的曾祖父,字荫甫,他在苏州造了个园宅叫曲园,故号曲园。他30岁中进士,后入翰林院为编修,35岁任河南学政。一次,他的上司曹登康把22名考生条子交给他,请他录取,俞樾却把这些条子投于火中,及发榜,22人无一录取。曹登康恨极了,上奏称俞樾出试题割裂圣贤语句,皇上大怒,马上给了他革职的处分。俞樾就这样丢了官回到家中,从此著书、讲学,终其一生。俞樾丢官后,携家南归,先应聘主讲于苏州紫阳书院,又应聘主讲于上海求志书院。他在苏州所造园宅“曲园”内,筑了个书斋,曾国藩因俞樾诗中有“花落春仍在”之句,曾为之题名为“春在堂”。他的书都是在这春在堂里完成的。从1868年起,俞樾又应浙江之聘来杭州主讲于诂经精舍,达31年之久,直到1899年他79岁时才辞去讲席。这诂经精舍是他的前辈、著名的汉学家阮元所创设,亦是江南很有名的书院。在这里,俞樾培养了许多学生,其中不乏很有成就的人,例如,吴昌硕、章太炎都是他的学生。俞樾不仅为国内文坛和学术界所推崇,而且声及重洋,名扬海外。

  俞陛云是俞平伯的父亲,俞樾之孙,字阶青,号乐静居士。因其父俞祖仁有病,故俞陛云出生后即跟随他的祖父母生活,由祖父亲自教育。光绪十年(1884年)俞陛云应县试考取秀才第一名。1885年9月赴浙江应乡试,俞陛云中举人第二名,称亚元。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俞陛云在戊戌科中进士后参加殿试,以一甲第三名进士赐探花及第,授编修。1902年,钦命俞陛云出任四川副主考,翌年由于俞陛云不独长于经史,还以科贸见长,便由江苏巡抚保举应经济特科复试,名列一等。民国元年(1912年),俞陛云任浙江省图书馆馆长。1914年被聘为清史馆协修,编修清史,由此全家移居北京。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他不愿出任敌伪工作,闭门以书、画自娱,保持民族气节。俞陛云幼承家学,受祖父俞樾的亲自指导,因此在文学、书法方面都有很高的建树。尤其精于诗词,著有《小竹里馆吟草》、《蜀诗记》、《诗境浅说》、《诗境浅说续编》、《唐五代两宋词选释》。词集有《乐静词》,叶遐庵编的《箧中词》,收有他的词作四首。

  俞平伯的母亲是杭州名门之女许之仙,通诗文。俞平伯出生时,曾祖父俞樾已80岁高龄了,他对这数代单传的曾孙疼爱逾常。俞平伯3岁时,虽然还不会写字,但喜欢用笔涂抹。俞老先生非常高兴,于是每天他就亲自用红朱笔写“上大人,孔乙己”等字,让他的曾孙用墨笔描红。老人有诗纪之,诗曰:“娇小曾孙爱如珍,怜他涂抹未停匀。晨窗日日磨丹砚,描纸亲书‘上大人’。”

  俞平伯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文化熏陶,奠定了深厚的古典文学基础。1915年他入苏州平江中学读书,同年考入国立北京大学文学系预科。1917年俞平伯17岁,家中为他办了婚事。新娘许宝驯,21岁,是平伯母亲许之仙的侄女,字长环(后改为莹环),晚年号耐圃,杭州人,能作诗、绘画,并善书法,还能弹琴、谱曲。结婚后夫妻感情深厚,无论欢乐与艰辛,一生相濡以沫。

  俞平伯在北京大学读书时,正值新文学运动刚刚兴起,刚满18岁的他就积极投身于新文学运动,他不仅提倡新诗,创作新诗,而且对白话新诗的理论建设作了精辟、深刻的论述,《白话诗的三大条件》就是他写的第一篇白话论文,受到了《新青年》编辑部的赞扬。

  俞平伯的第一首新诗《春水》和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一起刊登在1918年5月的《新青年》月刊上。这不仅是他本人新诗创作的起步,也是中国出现最早的新诗作品之一。1918年,他与北京大学同学傅斯年、罗家伦、徐彦之等集合好友,筹备成立新潮社,俞平伯被推选为新潮社干事部书记。

  1919年,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成立,俞平伯加入该团,以第四讲演所讲演员的身分,在四城作题为《打破空想》的讲演。“五四”运动爆发后,他又积极投身于五四运动,参加北大学生会新闻组。在学生罢课的同时,他偕友访商会会长,要求罢市,并在街头散发传单。同年,他从北大毕业,并于年内移家至朝阳门内老君堂79号,院有大槐树,因名书斋为“古槐书屋”。

  1920年1月,俞平伯同傅斯年乘船赴英国考察。在旅英海轮上,他与傅斯年共读《红楼梦》,并讨论、研究《红楼梦》。同时还阅读了各种中外文书籍,包括社会学、文学及科学方面的书,并写了多首诗词。同年4月,他突然从英国回来,乘兴而归,尽兴而返,表现出旧式文人的一种性情,被同仁传为佳话。回杭州后,俞平伯任教于杭州第一师范学校,在这里,他与朱自清结为挚友。

  1921年,俞平伯与顾颉刚频繁通信,相互讨论、启发、推动。通过认真的考察、体味、分析,辨明《红楼梦》原书只有前八十回是曹雪芹所作,后四十回是高鹗续作的,同时对高鹗续书进行了评价。这是他对《红楼梦》研究划时代的贡献。1922年,他在研究的基础上写出研究《红楼梦》的第一本书稿《红楼梦辨》,于1923年出版。此后他又写了不少关于研究《红楼梦》的文章发表在各种报刊上。“五四”以来的学人大都把胡适、俞平伯看作是新红学的代表人物。新红学的特点是考证,研究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即作者和版本的考证。尽管这种考证也涉及《红楼梦》思想内容的评论,但那是次要的。如果说,胡适的《红楼梦考证》主要集中在作者(包括作者的身世、家世等)的考证问题上,那么俞平伯的《红楼梦辨》则主要集中在对文本本身的考证上。虽然胡适那篇文章也涉及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非一人所作问题,但与俞平伯的论说角度不同。俞平伯在《红楼梦辨》中举出大量内证并结合外证,考定后四十回确非曹雪芹原作。书中还举出前八十回的内证来考索曹雪芹原著八十回后的内容,同时根据戚蓼生序本中的批语,考索另一个续本的内容,后来随着脂砚斋重评本的发现,证明俞平伯所考证的不是另一个续本,而是曹雪芹原本的内容。这种方法和结论,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后来《红楼梦》探佚学的基础。《红楼梦辨》可说是《红楼梦》版本学的开端著作之一。俞平伯不像胡适那样,把文学研究中的考证方法绝对化。胡适在考证曹雪芹的身世和家世后,得出了一个《红楼梦》是作者的自传的“自叙传”说。俞平伯在《红楼梦辨》中先曾有过“自叙传”的说法,但在《红楼梦辨》出版后的第三年,即1925年,俞平伯发表《〈红楼梦辨〉的修正》一文,修正了“自叙传”的说法。


  1922年1月,俞平伯和朱自清、叶圣陶、刘延陵等创办了新文学史上第一个专刊发新诗的月刊《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了长篇论文《诗底进化的还原论》。他提出艺术本来是平民的,应回到平民中去。他力主诗是平民的,积极创导平民诗,“平民性是诗底主要素质,”“新诗不但是材料需探取平民底生活,民间底传说、故事,并且风格也要是平民的方好。”他认为不是“文学为人生”,而应该是“为人生的文学”。这种对文学与人生关系的分析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他的平民诗与描写“五四”时代精神的作品一起,构成了俞平伯新诗创作
的精华,是他“五四”时期振作奋起的重要标志之一。他的第一部新诗集《冬夜》,1922年3月由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诗集主要反映狂飚突进的“五四”时代精神。以后他又继续出版了《西还》、《忆》和《雪朝》(俞平伯专辑)等新诗集,充分展示了他新诗创作的成就。闻一多说:“俞君能熔铸词曲音节于其诗中,关于这一点,当代诸作家没有能同俞君比的。这也是俞君对新诗的一个贡献。”朱自清说:“平伯这种音律艺术,大概从旧诗和词中得来。他在北京大学时看旧诗、词、曲很多,后来便把他们的腔调去短取长,重以己意熔铸一番,便成了他自己的独特的音律。”此外他还有散文集如《燕知草》、《杂拌儿》、《杂拌儿之二》、《古槐梦遇》、《燕郊集》等。他写的散文具有一种独特的风格,他用漂亮缜密的写法,创作了不少十分精彩的抒情散文。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陶然亭的雪》、《湖楼小撷》、《西湖的六月十八夜》等,这些作品的素材都取于他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正是这些散文名篇,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地位。郁达夫曾经说过:“俞平伯的散文作品里所表现的个性,不仅比一些古典作家来得强,并且在同时代的散文作家中也是出类拔萃的。”在当时散文兴起之际,俞平伯是最早使用白话文创作抒情散文者之一。

  1923年秋,俞平伯任教于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8月,俞平伯和朱自清共游南京秦淮河,相约一同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为题,同时以各自的感受写一篇散文,登在《东方杂志》上。他们的文章发表后,轰动文坛,一时传为佳话。

  1924年,俞平伯又回到北京,先后在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等校任教授。1925年8月,俞平伯荐朱自清去清华学校大学部国文系任教,自己应燕京大学教聘。至1928年10月,他去清华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系任讲师,遂辞燕京大学教职,次年起兼北京大学课程凡三年。1930年10月,俞平伯移家居清华园南院七号,名室为“秋荔亭”。后来,他写有《秋荔亭记》一文。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俞平伯再也不能安于教学和著书的生活了,他以满腔爱国激情,投入抗日救亡运动。他曾先后奋笔抒写了《救国及其成为问题的条件》、《致国民政府并二中全会快邮代电》、《国难与娱乐》等文章,表现出他诚挚的爱国之心。1932年元旦,他在致《中学生》杂志的短简中,号召青年们要相信自己的力量可以救中国,号召他们应当起来救中国。

  俞平伯早年在大学开设“词课”,1924年就开始发表论说诗词的文章。1934年,上海开明书店出版了他的《读词偶得》。40年代他出版《清真词释》,到50年代末期,俞平伯开始选注唐宋词,并在词学研究,尤其在词学的“批评之学”方面卓有功绩。俞平伯对前代词学著作有吸收、有借鉴,他与前代词学家的最大不同是始终坚持词的本体批评。王国维写于清末的《人间词话》是清代词学中的“批评之学”的代表作,而俞平伯则是继王国维之后在词学批评上有着重要建树的词学家。

  抗战期间,俞平伯因照顾年迈双亲未能同清华大学一起南迁昆明,而留在北平沦陷区。1938年他婉拒周作人、钱稻荪等邀往伪北京大学任教,只应中国大学国学系教授聘,乃搬出清华园,蛰居朝阳门内大街老君堂旧居,虽生活贫苦,卖物度日亦不为之所动。他这种宁肯过着清苦的生活,也不与日伪政权合作的态度,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高贵的民族气节。

  抗战胜利后,俞平伯重任北京大学教授,加入了知识分子的进步团体“九三学社”,又加入了党的外围组织“中国民主革命同盟”。1947年,他和其他教授发表了著名的“十三教授《保障人权宣言》”,向北平当局宪警夜入民宅肆行搜捕事件提出抗议。同年5月,他与北大31名教授联合发出《北京大学教授宣言》和《告学生与政府书》,支持青年学生反饥饿、反内战的运动。

  这时,他对词的研究仍未停止,又写了《清真词释》,并在1948年7月由开明书店出版。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包围北京期间,俞平伯与北京文化界民主人士及北大、北师大等校30名教授发表对全面和平书面意见,一致拥护共产党。5月4日,正是“五四”运动30周年纪念日,他应《人民日报》之约,写了充满激情和希望的文章《回顾与前瞻》。北平解放后,迎来了中国共产党的生日,7月1日晚,俞平伯参加了纪念大会后回到家中,心潮起伏,连夜写了一首长诗《7月1日红旗的雨》,为中国共产党的胜利而讴歌,其诗在《人民日报》上发表。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俞平伯正式担任北京大学教授。

  1950年,棠棣出版社来人向他约稿,让他把早年的《红楼梦辨》加以整理出版。俞平伯同意了,并将原著作了认真仔细的修改整理。1952年9月,该书出版。同年他调入北大文学研究所任研究员。次年,该所归并中国科学院。俞平伯就成为中科院文研所古典文学研究员。在这里,他集中精力进行《红楼梦》八十回本的整理校勘工作。因为过去《红楼梦》版本很
多,零乱残缺,也有些是被后人改过的,所以要从各种版本中校勘,找出尽可能接近曹雪芹原著的本来面目,使它的文字情节能够比较完整可读。

  1954年,俞平伯被选为浙江省人大代表,出席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也是在这一年,有李希凡、蓝翎两个青年在山东大学文史哲刊物上发表了批评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的文章。23日,《人民日报》发表钟洛的文章《应该重视对〈红楼梦〉研究中错误观点的批判》。不久引发了全国轰轰烈烈烈的批判俞平伯资产阶级唯心主义论的运动。俞平伯在运动中也真心地检讨了自己研究中存在的错误,而同时也未有停止看书和红楼梦八十回本的校勘工作。这年底,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出版了他的《脂砚斋红楼梦辑评》一书,当时的出版社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出了此书,并称此书是作为一种资料供大家研究之用。

  1955年2月,俞平伯写了一份书面检讨,并于3月15日在《文艺报》上发表。次年,他的研究方向转向李白,并发表了不少研究文章。此时此际,他心里总想把自己从“红学家”这个帽子下摆脱出来,所以有这个学术研究上的转移。也在这一年,他在北京创办了北京昆曲研习社。每逢星期四上午,俞平伯夫妇俩专门请笛师来伴唱。来了客人,也要坚持一曲唱罢才接待。每年夏天,他们夫妻都要去颐和园租人工摇的乌篷船,带着笛师,带了吃喝的东西,把船漂在后湖上唱曲子。让一群游客围着听,人们大感惊奇。只到1964年现代戏出现后,曲社才宣布解散。

  1956年俞平伯被评为一级研究员。

  50年代末,俞平伯的研究主要课题为选注《唐宋词选》。至1962年,《唐宋词选》脱稿,但未有出版,而是作为内部征求意见稿油印了200册。直到1979年10月,该书才正式出版,书名改为《唐宋词选释》。

  1966年“文革”开始后,俞平伯再次受到批判,1969年11月,俞平伯夫妇一同下放到河南息县的五七干校。他的工作是种菜和搓麻绳。他们住在一间不到十平方米的农民用来堆放杂物的土房里。虽然生活条件相当艰苦,而两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心胸旷达,安之若素。1971年,在周总理的关心下,俞氏夫妇回到北京,被安排住在建国门外永安南里,日常生活以唱昆曲、打桥牌为主。时有友人来相陪,度过了那段寂寞的时光。1977年8月,俞平伯移居阜成门外三里河南沙沟。

  1978年他写了《索隐与自传说闲评》一文,重新评说了对《红楼梦》的研究。

  1979年,香港书谱出版社影印出版了俞平伯早年写的《古槐书屋词》。书稿第一、二两卷是俞平伯夫人许宝驯夫人将第一、二两卷用小楷缮写的,书中还收入了叶遐庵先生写于1954年的序文。

  1980年,中国红楼梦学会成立,俞平伯被邀请为学会顾问。

  1980年,俞平伯写了致国际红楼梦研讨会的信和《旧时月色》等,对《红楼梦》进行了较为深刻的论述。

  1982年,俞平伯在朋友的帮助下将自己的论述诗词曲方面的论文汇集一册,命名为《论诗词杂著》,该书于次年出版。

  1986年1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在北京隆重召开“庆祝俞平伯先生从事学术活动六十五周年大会”。北京各界百余名学者、专家与会祝贺。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胡绳在会上讲话,充分肯定俞平伯几十年来为发展我国文学创作和古典文学研究事业所作出的贡献。会上,俞平伯将其一篇名为《旧时月色》的文字作为发言稿由人代读。他在文章中说:“《红楼梦》可从历史、政治、社会各个角度来看,但它本身属于文艺的范畴,毕竟是小说,论它的思想性又有关哲学。这应是主要的,而过去似乎说得较少。”又说,“数十年,对《红楼梦》与曹雪芹多有褒无贬,推崇备至,中外同声且估价愈来愈高,像这般一边倒的赞美,并无助于正确的理解。……本书虽是杰作,终未完稿;若推崇过高则离大众愈远,曲为比附则真赏愈迷,良为无益。”文章表达他对当前红学研究的看法,受到与会者的好评。同年11月19日至25日,俞平伯应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和香港三联书店之邀赴港讲演研究《红楼梦》的新观点。仅以“《红楼梦》是一部小说”一语概括,表现了他的红学研究生涯从灿烂至极到趋于平淡的思想境界。

  1988年3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和香港三联出版社联合出版了《俞平伯论红楼梦》一书,全书77万余字,全面展示了俞平伯研究《红楼梦》的历程。

  1990年10月15日,俞平伯在北京逝世,终年91岁。去世前半个月俞平伯神智不清,像是中了魔,常常坐桌前翻看《红楼梦》。睡觉时大声喊:“我要死了。”声音可怕极了。逝世后,他的遗体立即被火化,这是他早年向家人所作的叮嘱。


  一代红学大家、一代文学宗师,去除了一切繁文缛节,带着一身坚韧不拔的傲骨,寂然地走了,离开了尘世。

  几天后,《人民日报》报道了俞平伯先生逝世的消息,并评价说:“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俞平伯先生积极参加‘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位热忱的爱国者和具有高尚情操的知识分子,七十年来,他不倦地从事学术活动和文艺活动,在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中都取得了卓著
的成就。”国际上一些国家的报纸也刊登了这一消息,并对俞平伯先生有很高的评价。

  1993年11月8日在他的家乡浙江省德清县城关镇建立的“俞平伯纪念馆”隆重开馆。海内外友人及社会各界人士参加了开馆仪式。

  1996年在德清县“大家山公园”山巅上建立了俞平伯的铜像。

  1998年《俞平伯全集》出版。



  ------ 附点评文章 ------


  俞平伯先生是才子,是学者,也是童心常在的文学大家。

  他出生于书香世家,才气横溢,又躬逢新文化运动,新旧文化在他身上激荡,于是就成全了他成为一个新文学的先行者和古典文学的探研者。才子的浪漫情怀在他的新诗和散文中得以体现。他作为学者的钻研精神继承了其先人的治学品格,在冷峻的理性中埋首于《红楼梦》和古典诗词的学术研究。他写新诗,写散文,写旧诗词,写红学论文,研究《诗经》,
研究李白,注评唐宋词,在许多领域都卓有成就。

  从他一生的治学中,我们发现他身上既具有“五四”时期的文化批判精神,又具有一种全新的科学的治学态度,这两者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今天都是十分可贵的,因为他既与当时专以国故为重的清代遗老不同,也与全盘否定国粹的激进人士不同。他虽出生于封建文人家庭,但并不抱残守缺,也不留恋日见逝去的世代书香,而是对新生事物欢欣鼓舞并且自觉地接受。这种面对新生的事物充满乐观的精神随其一生,所以会有他在新中国诞生时的赞歌,会有他受毛泽东的批评时诚心诚意的检讨,会有他在文革期间下到农村里认真学唱样板戏的举动,会有他在农村写诗来歌咏生活的乐趣:“三椅拼睡南窗下,黄棉袄子暖烘烘。”

  他写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文采不让朱自清,使他成为现代散文大家;他写的《红楼梦研究》,探本求源超越胡适,成为一代红学大家,影响半个多世纪。尽管50年代上半叶人们对他有过不公正的批判,尽管“文革”时期红卫兵再一次将他推上不合理的批斗台,他却以超人的毅力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中国知识分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传统人文精神在他身上得以充分展现。

  前人曾说中国人的精神中具有深沉、博大、纯朴和灵敏的特质,俞平伯先生完全具备了这种特质。他既是典型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又是典型的中国新生学人。在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许许多多中国文人的优秀品质:乐观、坚定、宽容、纯朴、执着,而最为重要的是他一生童心不泯。正是有了这颗不泯的童心,他才能永远对新生事物充满关注和追求,又会在出国求学未竟时突然返回故里;他才能以纯真的善意面对一切丑恶的行径而自处不败之地,又会在危难困苦时期乐以忘忧;他才能在摔跤之后又重新站直起身来走自己的路,又会对过去的人和事不计前嫌。俞平伯能做到的这一切,给我们今天的学者和世人以极大的启发。他一生的学问我们可以不知道,他深透的红学我们可以不了解,但他的品质我们却不能不敬仰。

  俞平伯以他九十年的生命为中国学人铸造了一个典范,让世人永远怀念,让世界永远注目!

  〔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子夜星网站
Personal Website. Created by Midnight Star .Copy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