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家国天下 >> 延迟退休的三个理由均不成立
  
        

延迟退休的三个理由均不成立

 

文/龙沙结缕 来源:新华网 2015年02月01日

  当前我国法定的退休年龄是男60岁、女55岁(女工人50岁),这一政策已经持续半个多世纪。近年来人社部积极推动延迟退休年龄,据媒体调查,反对“延退”的受访者达到七成。笔者也不赞成现阶段启动延迟退休年龄方案,因为相关机构先后提出的三个“延退”理由(一是养老金缺口大、二是劳动力不足、三是与国际接轨)均不成立。

  第一,养老金缺口不可以成为“延退”的理由

  发展是硬道理,没钱不是硬道理。任何事情都要分清责任、辨明是非,养老金缺口与其说不能、不应该成为“延退”的理由,还不如说不可以成为“延退”的理由。

  首先,要实事求是分析养老金缺口的成因。近二十年来,大量“关停并转”企业职工进入养老保险体系没有足额缴纳养老金,是产生养老金缺口的重要原因(近期机关事业单位即将实行养老并轨却不能补足养老金做实账户,也是要高度重视的问题,这是后话)。这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产生的现象,问题是原体制就从来没有设计和预留退休职工的养老费用么?翻一翻从前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得知,社会主义劳动报酬是包含预留退休养老金组成部分的,不管当初的相关资金是否被挪用、是否预留充足,这个历史责任国家都要认账。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老一辈社会主义建设者为今天的一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老一辈人没有缴纳养老金不是个人的责任,体制转型造成的问题不能让个人承担,这些养老金缺口就应该由国家和地方财政来弥补。这些养老金缺口不是现在职工造成的,延迟现有职工退休时间来弥补老一辈的养老金缺口不公平,欠牛的草料不能从马槽子里补。

  其次,要科学分析养老金缺口到底有多大。2012年相关机构发布的研究报告《化解国家资产负债中长期风险》预测,到2013年,中国养老金的缺口将达到18 .3万亿元。这一报告并不被所有专业人士认可,事实上诸多研究机构的预测数字有着巨大差异,这让公众不仅产生疑惑:相关报告有没有故意制造社会恐慌的成份?笔者以为,养老金缺口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要明确,计算方式更需要科学论证,不能是糊涂账。

  再次,今后可能造成养老金缺口加大的主要因素是通货膨胀。当前养老金的保值与投资机制不明确,通胀始终是一只潜伏在水底的大鳄鱼,让人寝食难安。尽管产生通胀的因素很复杂,总的来说还是与政府货币政策关系最密切,无论是过去、当下还是将来,通胀造成的养老金缺口都应该由政府埋单。

  第二,劳动力不足不应该成为“延退”的理由

  相关机构在积极推动“延退”,而高校毕业生的“史上最难就业年”却不期而至,按照网络上说法,今后几年的就业形势“没有最难只有更难”。讽刺的是,大学生们倒是盼望着劳动力不足的那一天早些到来。

  首先,要明确是否会出现严重的劳动力不足。如果中国人口政策现在不调整,笔者同意若干年后将出现严重老龄化及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但是,人社部能够确定这种非常人口政策永远不变么?中国沿海某些地方近年出现了“用工荒”,这种“用工荒”并不是劳动力绝对数量不足,而是廉价劳动力时代的终结。缓解就业难,是中国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重要的民生问题,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中国劳动力问题主要是劳动力成本上升和劳动力结构性失衡,简单的说就是“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改变这一现象需要改变人的就业观念,更重要的是实现职业的平等和收入的公平。

  其次,不“延退”不见得一定导致“人力资本的巨大浪费”。人社部发言人李忠认为,“许多专业技术岗位,50、60岁也正是经验丰富、技艺纯熟的阶段,这种高端人力资源替代弹性是比较低,如果这部分人过早退休,是对人力资本的巨大浪费。”笔者认为,延迟退休年龄不是专家、技师等高端人才发挥作用的独木桥,单位返聘和社会应聘可以让这些人才办理退休后继续发挥作用。我们身边有一技之长的退休技工乃至退休的医生、教师、工程技术人员等,只要有个人意愿且身体健康都不难找到发挥余热的地方,有能耐的人闲不着,中国退休人员的再就业率是不容忽视的。反之,什么人必须依靠“延退”政策才得以留在岗位上呢?恐怕只有党政机关领导和国企高管,以及某些养闲人岗位上的特殊群体了。这部分岗位上的人虽少社会能量却大,要警惕其推动“延退”政策,让大多数人“陪绑”。

  再次,相关机构不能忽略时代进步的因素。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新技术革命和不断提高的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对于提高生产效率、改变生产方式具有深刻影响。随着产业进一步调整,劳动力供求会发生相应变化;随着科技进步,将有更多的劳动力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均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会有很大的飞跃;相关机构不能简单的用当下的生产效率、生产方式来估算二十年后乃至更远时代的劳动力需求。

  第三,与国际接轨不适宜成为“延退”的理由

  发展经济就要与国际接轨,但“延退”与国际接轨的参照对象找错了。现在热衷推进“延退”的主要是一些老龄化程度很高的发达国家,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中国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属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很多政策照搬到发展中国家就不适用,改革要接地气。人总要变老的,给十几岁的娃娃准备拐棍也算未雨绸缪,却只能给娃娃当金箍棒耍。

  首先,中国的人均期望寿命远低于发达国家。欧美发达国家人均期望寿命大多过了80岁,日本更是超过了83岁。2012年发表的《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白皮书说,2010年,中国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8岁,其中男性72.4岁,女性77.4岁。有专家称,按照当下算法退休后11.6年就能挣回自己缴纳的养老金,而公众质疑自己有生之年是否能挣回自己缴纳的养老金。中国男性人均期望寿命为72.4岁,60岁退休活到平均寿命刚好挣回了自己缴纳的养老金部分,如果65岁退休,平均来看就要亏一半,这将严重影响缴纳养老金的积极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医疗水平的提高,人的平均寿命会逐步提高,笔者寄希望于未来20年中国人均期望寿命提高5岁,这事关社会和谐。补充一点,卫生部公布的人均期望寿命高于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等报告的研究结果,钟南山等专家也屡次质疑中国人均期望寿命增长数据的科学性。

  其次,中国的人均健康寿命比发达国家更低。同人均期望寿命相比,人均健康寿命这个数值更有现实意义。本世纪初在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有关国家健康寿命排名中,我国排第81位,国民平均健康寿命62.3岁,与排在第1位的日本相差12.2岁。我国与发达国家的人均健康寿命差距在10岁以上,这是个不小的差距。退休年龄定在男60岁、女55岁,可以保障大部分人在健康状态下完成工作,如果男女都是65岁退休,就意味着大部分人都必须在身体不健康的情况坚持工作。即便中国人均健康寿命达到65岁,平均数之下将会有多大一个群体在身体不健康的情况坚持工作可想而知。笔者提出,退休年龄应该比人均健康寿命低5——10年,至少过5——10年身体健康的退休生活才谈得上晚年生活幸福。

  再次,中国企事业单位的劳动环境与发达国家有差距。现在很多企事业单位的工作条件不佳,尤其是在一线从事生产劳动的工人长期处于恶劣的作业环境之中,由于生产工艺落后、污染严重、劳动保护不到位、工作强度大,很多人早早就患上了职业病,丧失了劳动能力。虽然某地“开胸检验尘肺”属于个案,但一线工人身体健康状况的确普遍不佳,很多职工的身体能坚持到60岁退休就不错了,他们真的不能承受“延退”。笔者以为,在是否实行“延退”、如何实行“延退”的问题上,一线工人必须有话语权。

  龙沙结缕2015年1月31日于鹤城
 
 
 

子夜星网站
Personal Website. Created by Midnight Star .Copyright ©.